[發明專利]一種含除蚊微膠囊的織物及其整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02615.8 | 申請日: | 2013-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435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劍曦;李筱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M23/12 | 分類號: | D06M23/12;D06M15/29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膠囊 織物 及其 整理 方法 | ||
1.一種含除蚊微膠囊的織物,其特征在于:利用交聯粘合劑將驅蚊劑微膠囊附著在織物表面,脫水烘干后,再經過150℃烘焙即得到除蚊緩釋布;所述的交聯粘合劑為:N-羥甲基酰胺類樹脂,催化劑和?pH調節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除蚊微膠囊的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蚊劑微膠囊的制備工藝流程為:恒溫40℃下將1g/L的明膠和1g/L的阿拉伯膠各60mL混合,加入20mL驅蚊劑含量為10g/L-25g/L的環己烷溶液,10000r/min-20000r/min剪切1-5min得到分散乳液,用100g/L的醋酸溶液調節pH=4.0,冰水降溫至5℃,用100g/L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9.0,加入370g/L的甲醛溶液,升溫至40℃固化得到粒徑為4-20μm的驅蚊劑微膠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除蚊微膠囊的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蚊劑為除蟲菊酯類殺蟲劑、驅蚊酯、避蚊胺、吡蟲啉、毒死蜱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除蚊微膠囊的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劑為鈣鹽、鎂鹽、鋁鹽、鋅鹽、銅鹽、銨鹽中的一種;所述的pH調節劑為山梨酸、檸檬酸、乙酸、乳酸、磷酸、硼酸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除蚊微膠囊的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織物為棉、麻、天絲、莫代爾、混紡棉、絲、羊毛、稀薄化纖織物中的一種。
6.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除蚊微膠囊的織物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大規模批量化除蚊緩釋布的生產,采用浸軋法對織物進行整理;對于小規模生產,采用浸漬法對織物進行整理;
所述的浸軋法工藝流程如下:
平幅進布——整理液兩浸兩軋,軋余率70%-80%——熱風預烘70-80℃——熱風烘干95-100℃——烘筒烘干,烘筒壓力<2kg/cm3——烘焙,150℃,2min——除蚊緩釋布成品;
所述的浸漬法工藝如下:
織物浸入整理液中浸漬5-10min,取出晾干或曬干后,在150℃烘箱內烘焙2min,即得到除蚊緩釋布成品;
所述的整理液的制備工藝:化料筒中加入所需配制質量80%的水——加入驅蚊劑微膠囊——加入N-羥甲基酰胺類樹脂——加入催化劑——加水至所需要的體積——加入pH調節劑調節至所需酸堿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含除蚊微膠囊的織物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棉、麻、天絲、莫代爾、混紡棉、絲、羊毛,驅蚊劑微膠囊的濃度為5克/升,N-羥甲基酰胺類樹脂濃度為10克/升,調節pH=4.0;對于稀薄化纖織物,驅蚊劑微膠囊的濃度為20克/升,N-羥甲基酰胺類樹脂濃度為40克/升,調節pH=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261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