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液混合旋流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197611.5 | 申請日: | 2013-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745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何建設;馬遠洋;李存靖;張瑜;張新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油料研究所;新興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4C9/00 | 分類號: | B04C9/00;B01F3/04 |
| 代理公司: | 襄陽中天信誠知識產權事務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靜月 |
| 地址: | 1023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旋流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液混合旋流器。
背景技術
現有旋流器均為上世紀八十年代產品,采用液-液分離旋流技術。液-液旋流分離僅依靠水和油的比重差通過在旋流管內高速旋流將油和水分離,分離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分離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氣液混合旋流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筒體、裝于筒體兩端的左封頭、右封頭,筒體內腔裝有用于分離油污水的旋流管;所述筒體一端設有用于安裝旋流管大頭端的大頭端孔,筒體另一端設有用于安裝旋流管小頭端的小頭端孔;所述旋流管大頭端伸入左封頭內腔,旋流管小頭端伸入右封頭內腔;置于筒體內腔中的旋流管上靠近大頭端處設有切向進口;所述旋流管經切向進口與筒體內腔連通;筒體內腔經旋流管與左封頭內腔、右封頭內腔相連通;所述筒體的管壁上連接有進水管路;所述進水管路上設有進水閘閥,進水閘閥與筒體之間的進水管路上連接有進氣管;所述左封頭上連接有出水管路一;所述右封頭上連接有出水管路二。
所述左封頭、右封頭分別經法蘭裝于筒體兩端。
所述進水管路外端設有CRJ陽端接頭。
所述出水管路一和出水管路二外端設有CRJ陽端接頭。
所述出水管路一和出水管路二上設有出水閘閥。
所述左封頭、右封頭、筒體上均設有壓力表。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在于:通過進氣管向筒體內腔注入壓縮空氣,壓縮空氣與含油污水相混合,與高速流動的含油污水一起通過旋流管的切向進口,流入旋流管內進行旋流分離,通過油分子和氣體泡沫的粘附作用,增加油和水的比重差,從而提高旋流器的分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筒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左封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進水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旋流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旋流管,2、筒體,3、左封頭,4、右封頭,5、螺栓,6、螺母,9、切向進口,10、進水管路,11、壓力表,12、法蘭,13、出水管路一,14、出水管路二,15、進氣管,16、進水閘閥,17、CRJ陽端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本發明包括筒體2、裝于筒體2兩端的左封頭3、右封頭4,筒體2內腔裝有用于分離油污水的旋流管1。筒體2一端設有用于安裝旋流管1大頭端的大頭端孔,筒體2另一端設有用于安裝旋流管1小頭端的小頭端孔。旋流管1大頭端伸入左封頭3內腔,旋流管1小頭端伸入右封頭4內腔,旋流管1中部置于筒體2內腔;旋流管1中部靠近大頭端設有切向進口9。旋流管1經切向進口9與筒體2內腔連通。筒體2內腔經旋流管1與左封頭3內腔、右封頭4內腔相連通。筒體2的管壁上連接有進水管路10。進水管路10上設有進水閘閥16,進水閘閥16與筒體2之間的進水管路10上連接有進氣管15。左封頭3上連接有出水管路一13。右封頭4上連接有出水管路二14。筒體2上設有壓力表11,進水管路10外端設有CRJ陽端接頭17。左封頭3、右封頭4分別經法蘭12、螺栓5,螺母6裝于筒體2兩端。
圖2中,2為筒體,10為進水管路,11為壓力表,12為法蘭。
圖3中,左封頭3一側焊接有與筒體的法蘭相配合的法蘭12,左封頭3另一側設有出水管路一13,左封頭3上設有壓力表11。右封頭總成結構與左封頭總成結構類似。
圖4中,進水管路10上設有進水閘閥16,進水閘閥16與筒體之間的進水管路10上連接有進氣管15;進水管路10外端設有CRJ陽端接頭17。
圖5中,1為旋流管。
工作時,進水管路10通過CRJ陽端接頭17與外部進水管路相連接,進氣管15與壓縮空氣管路相連接,左封頭3、右封頭4上的出水管路分別和外部管路連接,以把旋流分離后的油污水排放到相應的地方。打開進水閘閥16讓油污水進入筒體2內腔,通過調節進水閘閥16以控制油污水的流量和壓力大小。當壓力、流量調節到合適大小時,通過進氣管15向筒體2內腔注入壓縮空氣,壓縮空氣與含油污水相混合,與高速流動的含油污水一起通過旋流管1的切向進口9,進入旋流管4內進行旋流分離。經過旋流,含油濃度高的油污水(密度低的油)從旋流管1左側流入到左封頭3內腔后,經出水管路一13排出。含油濃度低的油污水(密度高的水)從旋流管1右側流入到右封頭4內腔后,經出水管路二14排出;本發明,通過油分子與空氣相粘附,增加水和油的比重差,可以有效提高旋流管的旋流分離油污水的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油料研究所;新興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機械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油料研究所;新興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976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煤中水回收的褐煤干燥發電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 下一篇:碾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