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伊馬替尼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93415.0 | 申請日: | 2013-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655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許學農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明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學農 |
| 主分類號: | C07D401/04 | 分類號: | C07D401/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慧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伊馬替尼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合成路線設計及其原料藥和中間體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伊馬替尼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伊馬替尼(Imatinib)是由瑞士諾華公司研發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類藥物,用于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和胃腸道間質細胞腫瘤(GIST)。伊馬替尼作為首個上市的分子靶向治療藥物,開創了腫瘤分子靶向治療的時代,被譽為里程碑式的發現。以伊馬替尼為藥用活性成分的甲磺酸伊馬替尼分別于2001年和2002年以Glivec(格列衛)在美國和中國上市。
伊馬替尼的化學名為:4-[(4-甲基-1-哌嗪)甲基]-N-[(4-甲基-3-[[4-(3-吡啶)-2-嘧啶]氨基]苯基]苯甲酰胺。分析伊馬替尼的分子結構,可分為三個結構單元:吡啶聯嘧啶(Part?A)、甲基苯胺衍生物(Part?B)和哌嗪苯甲酸(Part?C)。所以,伊馬替尼的合成策略就是如何通過經濟、環保和快捷的合成路線將這三個結構單元(合成子)組合而制得目標化合物。
伊馬替尼的制備方法已有很多報道,如專利US06/149061、WO04/108699、、WO08/024829、WO03/066613、US5521184和WO08/117298等報道了一種合成方法,4-(3-吡啶基)-2-嘧啶酮經過氯化生成2-氯-4-(3-吡啶基)嘧啶(Part?A),該氯化物和3-硝基-4-甲基苯胺(Part?B)反應生成中間體(V),中間體(V)再與哌嗪苯甲酰氯(Part?C)酰化反應得到伊馬替尼(I)。該合成路線步驟相對比較簡潔,目前的應用也比較廣泛。但由于2-氯-4-(3-吡啶基)嘧啶(Part?A)的制備中必須使用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二氯亞砜或光氣等危化品,制約了該方法的進一步發展。
專利EP564409、GB239856、WO06/071130、WO03/066613、WO10/014022和CN1077713等報道了另一種合成方法。先通過3-硝基-4-甲基苯胺(Part?B)和哌嗪苯甲酰酸(或酯或酰氯)(Part?C)進行酰化反應生成中間體(VI),中間體(VI)經過硝基還原后,在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縮醛(DMF-DMA)作用下直接成環(Part?A),進而得到伊馬替尼(I)。該方法雖然摒棄了氯化反應,但胍基的合成和嘧啶環的成環收率均不很理想,限制了工業化大生產的應用。
專利WO10/014022、CN100347162和CN101735196還報道了一種伊馬替尼合成的方法,通過4-(3-吡啶基)-2-氨基嘧啶上的氨基(Part?A)與3-溴-4-甲基苯胺(Part?B)發生溴代反應,生成的中間體(V)與哌嗪苯甲酸(Part?C)反應生成伊馬替尼(I)。
與此類似,專利CN03803556、CN101497601和CN102234263則報道了一種氨基與溴發生溴代反應的合成路線。不同的是先進行Part?B和Part?C的酰化反應,再和4-(3-吡啶基)-2-氨基嘧啶(Part?A)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伊馬替尼(I)。
上述兩種方法克服了有毒危化品的使用,但由于4-(3-吡啶基)-2-氨基嘧啶等原料來源困難、溴代副反應的存在及三乙基鋁等金屬偶聯試劑的應用,增加了工業化的難度。所以有必要尋求一種能簡化工藝步驟、減少環境污染和降低生產成本的新的伊馬替尼(I)的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伊馬替尼(I)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原料易得,工藝簡潔,質量可控,適合工業化生產。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主要技術方案:一種伊馬替尼(I)的制備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4-(3-吡啶基)-2-嘧啶酮(II)、N-[(4-甲基-3-氨基)苯基]-4-氯甲基苯甲酰胺(III)和4-甲基哌嗪(IV)在有機堿和縮合劑作用下,進行一步縮合反應制得伊馬替尼(I)。
此外,本發明還包括如下附屬技術方案:
縮合反應的原料4-(3-吡啶基)-2-嘧啶酮(II)、N-[(4-甲基-3-氨基)苯基]-4-氯甲基苯甲酰胺(III)和4-甲基哌嗪(IV)投料的物質量(摩爾數)之比為1∶1-2∶1-3,優選1∶1.3-1.6∶1.4-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明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學農,未經蘇州明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學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934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