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振動沉管施工咬合樁的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191631.1 | 申請日: | 2013-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557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翁奔哲;童曉軍;夏勇誠;趙漢金;陳江紅;朱仁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地質礦產工程公司;浙江省山水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38 | 分類號: | E02D5/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001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振動 施工 咬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施工速度快、樁體質量高的振動沉管施工咬合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咬合樁都采用一鋼一素的形式進行施工,傳統咬合樁采用國產搓管鉆機施工,因為設備扭矩小等原因,套管超前量只有2-3m,在粉砂地層、淤泥地層中和富含地下水的地層中,會出現“管涌”即管外的土和流沙通過管底進入到管內的情況,也會出現地下水涌入孔內的情況,這樣施工十分困難,出現管內土體上升的速度比取土的施工快的情況和孔內水量很大排不干導致沖抓無法取土的情況,施工速度慢,效率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施工速度快、樁體質量高的振動沉管施工咬合樁的施工方法。
所述的一種振動沉管施工咬合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施工準備及樁位測量放線?在需設置咬合樁的周圍,清理現場,再根據咬合樁的位置,對樁位進行測量放線,確定樁孔圓心位置;
2)導墻的施工?在進行鉆孔成樁之前,防止孔口坍塌,確保振動沉管樁機的平整作業,控制樁位定位精度和保證設計樁與樁之間的咬合量,按照放線位置設置導墻,導墻外側結構設置成與樁位匹配,為波浪形結構;
3)第一個素混凝土樁進行施工?采用振動沉管樁機,中心對準導墻上的第一個樁位,將套管架在振動沉管樁機上,采用兩臺經緯儀從兩個垂直的方向將套管的垂直度進行校準,再將高頻振動錘通過自制的連接管與套管連接,然后開啟振動錘將套管壓入后停止;
4)旋挖鉆機就位?待步驟3)施工完畢后,采用旋挖鉆機將第一個素混凝土樁套管內的土體取出;
5)灌注混凝土并拔除套管?將超緩混凝土通過導管,灌入步驟4)的套管內,所述的超緩混凝土緩凝時間為60-80小時,灌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將振動沉管樁機就位,將振動錘與套管連接,采用振動方式將套管拔起;
6)重復步驟3)-5),在導墻間隔樁位上依次施工第二個素混凝土樁和第三個素混凝土樁;
7)施工第一鋼筋籠砼樁?在第一個素混凝土樁和第二個素混凝土樁未凝固之前,重復步驟3)和步驟4),下壓套管并將套管內的土體取出至設計標高;
8)下放圓形鋼筋籠并澆注混凝土??套管內土體取到設計標高后,放入預先制作好的圓形鋼筋籠,將普通混凝土通過導管,灌入除去土體的套管內,灌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將振動沉管樁機就位,將振動錘與套管連接,采用振動方式將套管拔起;
9)重復步驟7)-8),施工第二個鋼筋籠砼樁;再重復步驟3)-5),施工第四個素混凝土樁;
10)重復步驟9),直至咬合樁施工完成。
所述的一種振動沉管施工咬合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導墻施工包括如下步驟:
1)平整場地??清除地表雜物,地下管線遷移,然后填平碾壓,以保證有足夠的承載力;
2)測放樁位??根據設計圖紙提供的坐標計算排樁中心坐標,采用全站儀根據地面控制點進行實地放樣,并做好護樁,作為導墻施工的控制中線;
3)導墻溝槽開挖?在樁位放樣符合要求后即進行溝槽開挖,開挖后立即將中心線引入溝槽下,以控制底模及模板施工,確保導墻中心線的正確無誤;
4)模板施工??采用自制整體木模或鋼模分段拼接,導墻預留定位孔模板直徑為套管直徑擴大2cm?,模板加固采用木撐與鋼管支撐相結合,支撐間距一般小于或等于1m,確保加固牢固,嚴防跑模,并保證軸線和凈空的準確;
5)鋼筋綁扎??模板固定完畢后綁扎導墻鋼筋,鋼筋按設計要求布置,經檢驗合格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
6)混凝土澆筑?檢查模板的垂直度和中心線以及凈距符合要求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時兩邊對稱交替進行,嚴防跑模;
7)拆模、復核??當導墻有足夠的強度后,拆除模板,對樁孔進行定位復核,并對樁位進行編號,以便于后續施工需要。
所述的一種振動沉管施工咬合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采用兩臺經緯儀從兩個垂直的方向將套管的垂直度進行校準,直到套管垂直度符合1/300,振動錘將套管壓入達到設計標高下500-1000mm后停止。
所述的一種振動沉管施工咬合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下套管的時間為5-10分鐘,而且能一次性下2-3根樁的套管。
所述的一種振動沉管施工咬合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套管高度與咬合樁的高度對應,其壁厚為20-3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地質礦產工程公司;浙江省山水建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省地質礦產工程公司;浙江省山水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916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設計模式制導的爪哇代碼評審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戰仿真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