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脫氮除磷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88329.0 | 申請日: | 2013-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419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美玲;李偉;李占日;劉洪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環境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30012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脫氮除磷水處理裝置,屬于污水處理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常規的A2/O?工藝呈厭氧-缺氧-好氧的布置形式。好氧池即曝氣池的功能是多重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都是在該反應器內進行的。A2/O?工藝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有機負荷、污泥齡以及碳源需求上存在著矛盾和競爭,很難在同一系統中同時獲得氮、磷的高效去除,阻礙著生物除磷脫氮技術的應用。
一般而言,要同時達到氮、磷的去除目的,污水中碳氮比至少為4.5。當污水中碳源低于此要求時,由于該工藝把缺氧反硝化置于厭氧釋磷之后,反硝化效果受到碳源量的限制,大量的未被反硝化的硝酸鹽隨回流污泥進入厭氧區,反硝化菌會以有機物為電子供體進行反硝化,消耗進水中有機碳源,影響厭氧產物PHB的合成,進而干擾厭氧釋磷的正常進行,影響到后續除磷效果。有時甚至會導致聚磷菌直接吸磷,最終影響到整個營養鹽去除系統的穩定運行。反之,如果好氧段硝化作用不好,則隨回流污泥進入厭氧段的硝酸鹽減少,改善了厭氧段的厭氧環境,使磷能充分地厭氧釋放,所以除磷效果較好,但實際操作中往往由于硝化不完全,致使脫氮效果不佳。
A2/O工藝污泥系統的污泥齡受兩方面的影響。首先是好氧池,因自養型硝化菌比異養型好氧菌的最小比增殖速度小得多,要使硝化菌成活并成為優勢菌群,則污泥齡要長,經實踐證明,以20d~30d為宜。其次,A2/O工藝中磷的去除主要是通過排出磷濃度含量較高的剩余污泥而實現的,如貯存時間過長,則每天排出含高磷的剩余污泥量太小,達不到較高的除磷效果。同時過長的污泥齡會造成磷從污泥中重新釋放,降低除磷效果,因此除磷要求的污泥齡為5d~8d。
由于存在內循環,常規工藝系統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經歷了完整的釋磷吸磷過程,其余則基本上未經厭氧狀態而直接由缺氧區進入好氧區,這對于除磷是不利的。
百樂克工藝是基于延時曝氣的多級A/O活性污泥處理方法。百樂克工藝是利用曝氣鏈的交替曝氣/不曝氣而形成缺氧區和好氧區,由于缺氧區和好氧區未嚴格分離且距離較近,隨著水的流動及曝氣鏈的擺動,好氧區中的氧氣易帶入缺氧區,較難形成一個溶解氧濃度極低或缺氧的環境,因此百樂克工藝雖然有一定的脫氮效果,但要達到穩定的脫氮效果尚有一定難度。若要提高脫氮效率,必須加大內循環比,因而會加大運行成本,另外由于內循環液來自曝氣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難以飽保持理想的缺氧狀態,影響反硝化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脫氮除磷效果強化的脫氮除磷水處理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脫氮除磷水處理裝置,包括厭氧池、缺氧池和多級A/O池,所述多級A/O池懸掛有多組平行設置的懸浮鏈曝氣裝置,所述懸浮鏈曝氣裝置包括通氣鏈、軟管和微孔曝氣頭,所述軟管連通所述通氣鏈和微孔曝氣頭,所述通氣鏈的兩端通過鋼絲繩牽引固定在多級A/O池的側壁頂端,所述多級A/O池的末端池底設置有底部排泥管,所述多級A/O池的外部對稱設置有連通管,所述連通管的進口端與多級A/O池的側壁上部連通,所述連通管的出口端與多級A/O池的后壁連通,所述底部排泥管的兩端與所述連通管的進口端連接,所述多級A/O池的后壁上部設置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設置有出水管;所述厭氧池的前壁上部設置有溢水槽,所述溢水槽與進水管和污泥回流管連通,所述缺氧池和多級A/O池之間的池壁上設置有硝化液回流泵,所述厭氧池與缺氧池之間和缺氧池與多級A/O池之間分別通過連通孔連通。
所述厭氧池和缺氧池的數量均為兩個,并構成兩組并聯的厭氧-缺氧處理單元。
所述厭氧池和缺氧池內設置有低速推流攪拌器。
所述消化液回流泵為靠壁式回流泵。
所述出水槽設置有調節堰板。
所述溢水槽設置有蓋板。
所述厭氧池設置有排水坑,所述排水坑連通有放空管。
所述多級A/O池為土池。
所述厭氧池與缺氧池通過二者之間的池壁與側壁之間的預留縫隙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環境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山西省環境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883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樟蠶治理方法
- 下一篇:深度圖像的編解碼方法和編解碼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