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多頻信息融合的智能定位系統及其定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86601.1 | 申請日: | 2013-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04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徐貴力;李旭;蘇愛柳;劉常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許婉靜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信息 融合 智能 定位 系統 及其 方法 | ||
1.一種基于多頻信息融合的智能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于監控區域內的多個帶有可控云臺的電動三可變CCD像機,CCD像機與終端相通信,每個待監測對象上攜帶有電子標簽,監控區域邊界設置多個無線傳感器,無線傳感器采集電子標簽的數據信息,同時每個無線傳感器與終端相通信,終端根據所獲得的數據信息對待監測對象進行位置跟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頻信息融合的智能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云臺轉動包括水平偏轉P和垂直俯仰T兩個自由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多頻信息融合的智能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在每個像機上的音頻接收裝置和揚聲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頻信息融合的智能定位系統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終端建立監控區域地圖模型,記錄所有像機和無線傳感器位置信息;
2)無線傳感器接收電子標簽發射的無線信號,對監測對象進行定位并將位置信息送至終端;
3)根據不同位置,終端自動選定視野范圍較好的像機對目標進行跟蹤;
4)將監控區域坐標系(X,Y)與像機轉動自由度坐標(P,T)融合,通過坐標融合公式計算出距離目標最近的預置位(p,t),對目標進行跟蹤、調焦抓拍和特征提??;
5)當目標運動到圖像視野之外,且云臺到達轉動極限時,停用該像機,終端根據位置信息選擇下一個視野較好的像機,實現接力跟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基于多頻信息融合的智能定位系統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3)中,包括以下步驟:
31)每部像機均設定固定的若干預置位置(p1,t1)…(pn,tn),并使所有的預置位覆蓋該像機的全部視野;
32)在系統初始化階段,每部像機對自己所有預置位置內場景建立背景模型;
33)選擇視野范圍內較好的像機進行跟蹤拍攝。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頻信息融合的智能定位系統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33)中,選擇視野范圍內較好的像機的方法為:
331)根據監控區域平面圖,擬合外接矩形T作為二維坐標圖,矩形T寬為w,高為h,令該矩形一個頂角為坐標原點O,兩條相交的矩形邊分別為X軸和Y軸,標定監控區域,使得整個監控區域都在坐標系XOY中,矩形區域以點集的形式表示為:
R={(x,y)|0<x<w,0<y<h}
設集合Rf為監控區域邊界以外的點集,Rc為監控區域內障礙物、遮擋物等監控對象無法到達的區域,則監控區域表示為:
A=R-Rf-Rc
第n個像機視野范圍表示為:
其中a1n、a2n表示像機在區域R中x軸方向上的視野范圍,b1n,b2n表示像機在區域R中y軸方向上的視野范圍;
332)調用像機,包括步驟如下:
a)得到各監控對象坐標(x1,y1)…(xk,yk);
b)分別打開視野范圍內包含各監控對象坐標的像機(xk,yk)∈Cn;
c)評價第n臺像機對第k個目標的視野范圍的評價值Fnk為:
當Fnk越小,表示該像機對于該目標跟蹤的范圍越大,則第k個目標對應得到一組被監控像機的評價向量fk=(F1k,F2k…Fnk),n表示第n臺像機;
d)利用評價向量對像機與目標進行調節,當目標A出現在監控區域中,而覆蓋A視野的像機被其余監控目標占用時,調用每個像機當前對其監控目標的評價向量,選擇評價值大的m部像機,調用作為A的跟蹤像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8660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