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配電網規劃方案多階段綜合評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182261.5 | 申請日: | 2013-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0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馬麗;楊新法;劉偉;陳海;蘇劍;韋濤;崔艷妍;劉苑紅;周莉梅;趙明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上海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配電網 規劃 方案 階段 綜合 評估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網規劃評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配電網規劃方案多階段綜合評估方法。
背景技術
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是配電網建設改造的基礎依據,也是配電網運行滿足安全、經濟、可靠等目標的重要前提。配電網規劃方案確定后,對其進行綜合評估則有助于決策者從眾多規劃方案中選擇最優方案,且依據評估結果對規劃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完善,有利于電網綜合性能的進一步提升。
綜合評估(Comprehensive?Evaluation,CE)指對以多屬性體系結構描述的對象系統做出全局性、整體性的評價,即采用一定的方法給每個評價對象賦予一個評價指標值,再據此擇優或排序。綜合評估方法又稱為多變量綜合評估方法、多指標綜合評估技術,是從平均思想發展到量化加權平均,從簡單數學理論為基礎的方法發展到多學科相互交叉的方法,從各方法相互獨立發展到多種方法相互結合的過程;是單一指標和單一準則評估發展到多指標和多準則評估的過程,從定性評估發展到定量評價,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1888年,開現代科學評估之先河者的Edgeworth在英國皇家統計學會雜志上發表了論文“考試中的統計學”,就已提出了對考試中不同部分如何加權的方法。1913年Spearman發表了“和與差的相關性”一文,討論了不同加權的作用,此文上已用到了多元回歸和典型分析等方法。20世紀70和80年代,是現代科學評估蓬勃興起的時期,在此期間產生了多種應用廣泛的評價方法,如多維偏好分析的線性規劃法(簡記LINMAP,1973)、層次分析法(簡記AHP,1977)、數據包絡分析法(簡記DEA,1978)、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簡記TOPSIS,1981)和ELECTRE法(1971-1977,1983)等。20世紀80和90年代,是現代科學評估在我國深入發展的年代,人們對評估理論方法和應用開展了多領域、成果顯著的研究。目前廣泛應用的綜合評估方法總體上可包括以下幾類:專家評價法、運籌學和其它數學方法、經濟分析法、智能化評價方法等。目前,應用于配電網綜合評估的方法有很多,如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估法等,但各種方法在大體思路上是一致的,總體來說確立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建立評價指標的數學模型、評價指標的預處理等)、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選擇或構建綜合評價的數學模型三個環節是綜合評價的關鍵。
隨著配電網規劃水平的逐步提高,目前綜合評估工作中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即評估多針對規劃目標年配電網,而忽略了對其它規劃年份配電網整體性能的評估,不能夠體現配電網規劃方案的逐年演變過程,以及規劃方案各項建設改造項目部署時序的合理程度。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AHP‐TOPSIS法的配電網規劃方案多階段綜合評估方法,解決了現有配電網規劃綜合評估研究主要針對規劃目標年電網展開,忽略對其他規劃年份電網的評估的缺陷。
本發明首次提出了配電網理想評估指標值的概念,將其作為配電網現狀和多階段規劃方案評估的對比標準,并基于AHP-TOPSIS法提出了可同時針對配電網現狀、規劃方案(含多個階段)、理想規劃方案(對應的理想評估指標值)的多階段綜合評估方法和流程。本發明的具體實現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配電網規劃方案多階段綜合評估方法,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根據配電網的現狀分析及規劃年負荷預測結果,使用已有的規劃方法確定若干個配電網多階段規劃方案,規劃方案中確定的項目包括:新增(擴容)高壓變電站的主變臺數、主變容量、無功補償、中壓線路出現間隔使用情況等;新增(改造)中壓線路的回數、種類(電纜、架空)、型號、長度、接線模式、裝接配變容量等;新增配電變壓器的臺數、型號、容量等;
(2)建立綜合評估指標體系,并將底層評估指標進行類型劃分,包括效益型指標和成本型指標;對不屬于這兩類的區間型指標(即指標值處于某一區間時指標性能最好)處理后歸入成本型指標中。效益型指標的特點是指標值越大則指標性能越好;而成本型指標的特點是指標值越小則指標性能越好。
(3)確定評估區域的理想評估指標值a(n+1)j,其中j∈(1,...,m),表示評估指標編號;
(4)計算現狀配電網的指標評估值a0j,并分別計算配電網規劃方案第1階段至第n階段的評估指標值aij,i∈(1,...,n);
(5)建立評估指標的標準化決策矩陣;
(6)建立加權標準化決策矩陣并求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上海市電力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上海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822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工作流程的業務支持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工作微博管理系統及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