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發(fā)動機滑油放油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180127.1 | 申請日: | 2013-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337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郜雪鵬;方春嬌;張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南方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1/04 | 分類號: | F01M11/04;F16J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 |
| 地址: | 412002***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fā)動機 滑油放油 裝置 | ||
1.一種發(fā)動機滑油放油裝置,包括放油活門座(1)及活門組合(2);
所述放油活門座(1)設有縱向貫穿所述放油活門座(1)的放油孔(11),所述放油活門座(1)在沿與所述放油孔(11)的軸線的垂直方向上設有錐形內腔體(13);
所述活門組合(2)包括與所述錐形內腔體(13)內壁的錐面相配合的錐形本體(21),所述放油活門座(1)與所述活門組合(2)之間通過所述錐形本體(21)外周與所述錐形內腔體(13)內壁的錐面配合實現密封,所述錐形本體(21)在所述放油孔(11)的中心線與所述錐形本體(21)縱向中心線的相交處沿徑向貫穿設有導油孔(211),所述錐形本體(21)的一端設有用于控制所述錐形本體(21)旋轉的旋轉部,所述錐形本體(21)的另一端設有支撐部(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動機滑油放油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撐部(23)上套設有一彈簧安裝座(31),所述支撐部(23)的末端設有一彈簧蓋板(33),所述彈簧安裝座(31)與所述彈簧蓋板(33)之間連接有緊固彈簧(3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fā)動機滑油放油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簧安裝座(31)與所述放油活門座(1)之間通過凹部-凸部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fā)動機滑油放油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簧安裝座(31)的端面上設有多個均勻布置的凸部(311),所述放油活門座(1)上與所述凸部(311)相對的位置對應設有凹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動機滑油放油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轉部為與所述錐形本體(21)固定連接的旋轉手柄(25),所述旋轉手柄(25)上還設有防止所述旋轉手柄(25)相對于所述放油活門座(1)旋轉的鎖緊機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fā)動機滑油放油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轉手柄(25)上設有第一鎖緊通孔(251),所述放油活門座(1)的相應位置上設有第二鎖緊通孔(253),所述鎖緊機構為貫穿所述第一鎖緊通孔(251)、第二鎖緊通孔(253)的夾子(4),所述夾子(4)包括第一本體(41)及第二本體(43),所述第一本體(41)的末端設有彎折部(45),所述第二本體(43)與所述第一本體(41)柔性連接并可推至所述彎折部(45)內。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發(fā)動機滑油放油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錐形本體(21)上所述導油孔(211)的孔徑大于所述放油活門座(1)上所述放油孔(11)的孔徑。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發(fā)動機滑油放油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油活門座(1)呈長筒狀,所述放油活門座(1)的一端設有用于與發(fā)動機上的滑油腔相連接的安裝部(15),所述錐形內腔體(13)位于所述放油活門座(1)的中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fā)動機滑油放油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油孔(11)的孔徑在靠近所述安裝部(15)的位置向所述安裝部(15)逐漸變大,所述放油孔(11)整體呈倒喇叭狀。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fā)動機滑油放油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油孔(11)在遠離所述安裝部(15)的一端連接有排油管道或者排油容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南方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南方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8012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矩形混凝土灌注樁造孔機
- 下一篇:一種突破低溫露點的煙氣余熱回收元件及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