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芳香二酮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78323.5 | 申請日: | 2013-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654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久喜;丁金昌;劉妙昌;高文霞;黃小波;吳華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大學;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C49/784 | 分類號: | C07C49/784;C07C4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芳香 化合物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別地涉及一種鈀催化的二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屬于有機化學合成領域。?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酮類化合物都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化合物,其可應用于多種化合物的有機合成領域中,由于羰基的存在,而賦予其良好的反應活性,因此,長期以來,酮類化合物一直被得以廣泛關注,并在多個領域中用途廣泛。?
對于酮類化合物的合成,人們研發了多種化學合成的方法與路線。最近數年來,通過腈與有機硼試劑發生在過渡金屬催化下發生加成反應而得到酮類化合物,這已經成為合成酮類化合物的一種重要方法,人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底物的改變和反應條件的選擇,以及催化體系的改變而合成了大量不同的酮化合物。?
在酮類化合物中,二酮類化合物由于存在兩個羰基,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其用途的廣泛性和多反應適用性,例如在藥物中間體領域,為了合成得到最終的目的產物而大量使用二酮類化合物以在羰基上進行多種化學反應,從而引入活性基團或所期望化學結構的正確構建。?
針對二酮化合物的合成,科研工作者也開發了多種合成路線,并合成得到了大量的不同二酮類化合物。?
為了合成麝香酮,高林、趙文軍等人(“2,15-十六烷二酮的合成”,《化學試劑》,29(6),2007,p381-382)中公開了如下制備方法:先將直鏈十四碳二元酸用SOCl2酰化后,再與甲基碘化鋅試劑反應,水解后獲得2,15-十六烷二酮,其反應式如下:?
謝麗瓊等人(″乙基二苯甲酰甲烷的合成及表征″,《廣州化學》,32(4),2007,p44-47)公開了由苯甲酸乙酯與甲基苯基甲酮在乙醇鈉催?化下合成1,3-二苯基-1,3-丙二酮的方法,其反應式如下:?
Marcos?J.Lo?Fiego等人(″Efficient?Catalyst-Free?Bi-And?Triaroylation?of?Aromatic?Rings?in?a?Single?Step″,J.Org.Chem.Vol.73,No.22,2008,p9184-9187)公開了一種合成二酮化合物的方法,以雙(三甲基錫)芳基化合物與酰氯化合物反應而制得,反應式如下:?
Maddali?L.N.Rao等人(“Atom-efficient?cross-coupling?reactions?of?triarylbismuths?with?acyl?chlorides?under?Pd(0)catalysis”,Tetrahedron,Vol.63,2007,p.12917-12926)中公開了在Pd(0)催化下,由三芳基鉍與酰氯反應制備二酮化合物的方法,其反應式如下:?
Avijit?Banerji等人(″Effect?of?sodium?naphthalenide,a?key?SET?reagent?on?trifluoroacetyl?derivatives″,Tetrahedron?Letters,Vol.46,2005,p.7033-7055)中公開了三氟乙酰化合物與萘鈉進行反應,得到二酮化合物,其反應式如下:?
Yutaka?Nishiyama等人(″Synthesis?of?1,4-diketones:reaction?of?α-bromo?ketones?with?tetrakis(dimethylarnino)ethylene(TDAE)″,Tetrahedron?Letters,Vol.47,2006,p.5565-5567)中公開了以α-溴酮與四(二甲氨基)乙烯反應得到1,4-二酮化合物的方法,其反應式如下:?
吳春等人(″改性蛋白質錨定鈀催化劑對有機錫烷偶聯反應的催化性能研究″,《化學試劑》,24(5),2002,p264-265)公開了將氰乙基化可溶性蛋白質-鈀催化劑用于有機錫烷與酰氯化合物的偶聯反應中,得到了相應的二酮化合物,反應式如下:?
CN101462930A公開了一種β-二酮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是將酯、苯基酮和溶劑混合,然后加入縮合劑并在氮氣氛圍下升溫反應,從而得到β-二酮化合物R1COCH2COR2,其中縮合劑為強堿性物質如甲醇鈉、氫化鈉或氨基鈉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大學;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溫州大學;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783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