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底痕跡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69686.2 | 申請日: | 2013-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354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奎;尹志勇;尹軍;武瓊;王富平;段傲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G03B17/56 | 分類號: | G03B17/56;G03B17/55;G03B15/03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42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底 痕跡 檢測 裝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種車底痕跡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移動設備,所述可移動設備與控制端相連,所述可移動設備在所述控制端的控制下進行前后左右的移動,在所述可移動設備上設置有“工”型滑槽;
攝像設備底座及安裝于所述攝像設備底座上的攝像設備,所述攝像設備底座安裝于所述可移動設備的滑槽上,所述攝像設備底座能夠沿所述滑槽進行移動,所述攝像設備底座內設置有分別與所述可移動設備和所述攝像設備相連、用于使所述可移動設備和攝像設備正常工作的電源、供電電路和散熱器;
所述攝像設備包括設置于中心區域的照相機以及至少一圈圍繞所述照相機的環狀光源,所述不同圈的環狀光源發出的光線波長有區別;
所述控制端分別與所述攝像設備的照相機和環狀光源相連,所述環狀光源在所述控制端的控制下點亮,所述控制端同時控制環狀光源的亮度,所述照相機在所述環狀光源點亮的情況下進行拍攝。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底痕跡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設備包括五圈圍繞所述照相機的環狀光源,所述環狀光源從內向外依次為白光燈、熒光燈、紅光燈、綠光燈和藍光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底痕跡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無線傳輸模塊,所述無線傳輸模塊與控制端相連,所述控制端通過無線傳輸模塊分別向所述可移動設備、所述攝像設備的照相機和環狀光源傳輸控制命令。
4.一種車底痕跡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搭建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底痕跡檢測裝置;
S2:控制端控制可移動設備在車底進行前后左右四個方向的間斷移動,在所述可移動設備固定時,首先使用白光燈對上述車底區域進行照射,當發現存在疑似痕跡時,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環狀光源點亮,在每一個環狀光源點亮時,通過供電電路改變光源的光照強度,使每一個環狀光源的光照強度至少分為3個等級;
S3:所述控制端控制照相機對所述痕跡進行聚焦,所述照相機拍攝所述車底痕跡圖像并傳輸給所述控制端進行預覽,所述控制端選取車底痕跡清晰度最高的一張圖像進行保存。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底痕跡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31:所述控制端控制照相機在不同波長不同強度光源的照射下對所述痕跡進行聚焦,所述照相機拍攝所述車底痕跡圖像并將所有痕跡圖像傳輸給所述控制端;
S32:控制端通過圖像的清晰度評價圖片質量的高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321:將拍攝的所述痕跡圖像運用基于點銳度的清晰度算法進行評價,得到不同光源照射下的痕跡圖像的第一評價結果其中,i=1、2、…、n,所述n=5;
S322:將步驟S321處理過的痕跡圖像運用基于梯度結構相似度的清晰度算法進行評價,得到不同光源照射下的痕跡圖像的第二評價結果
S323:將步驟S322處理過的痕跡圖像運用基于二次模糊的清晰度算法進行評價,得到不同光源照射下的痕跡圖像的第三評價結果
S324:計算最終評價指標,采用如下公式:
其中,KEAV、KReBlur和KNRSS分別代表評價結果評價結果評價結果的權重;
S33:選擇TNER計算結果最大的一張圖片進行保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6968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負載型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投幣式電動擦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