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缸蓋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67641.1 | 申請日: | 2013-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14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馬玉鳳;靳素華;孟祥山;胡志勝;路明;徐濤;鄭久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1/24 | 分類號: | F02F1/24;B22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 地址: | 23002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缸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動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其中鑄造有圓弧形管狀件作為潤滑油道的氣缸蓋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在汽車工業的發展過程中,如何實現發動機的小型化、緊湊化一直是設計人員不斷追求的目標。
在中國專利申請號:96192117.X、申請日:1996-10-16、發明名稱“內燃機的搖臂組件”的發明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內燃機,氣門搖臂通過搖臂支座安裝到氣缸蓋上,而安裝搖臂支座緊固到缸蓋上時,需要在缸蓋上鑄造出搖臂支座安裝凸臺。并且,為了給氣門搖臂提供潤滑,在搖臂支座和搖臂支承墊上設置了潤滑油道。
在中國專利申請號:201220401277.1、申請日:2012-8-14、發明名稱“頂置凸輪軸缸蓋”的實用新型專利中,進一步公開了氣缸蓋的回油道向搖臂支座安裝凸臺供油的潤滑油道結構。由于發動機的結構已經很緊湊,為了避讓周圍的水套等結構,回油道只能位于凸輪軸安裝座的下方,出于加工方便的考慮,搖臂支座安裝凸臺采用斜油孔與回油道貫通。但是,斜油孔也限制了發動機的進一步小型化,存在改進空間。
在中國專利申請號:201310134760.7、申請日:2013-4-18、發明名稱“一種氣缸蓋及頂置凸輪軸發動機”的發明專利申請中,發明人提出利用從搖臂支座安裝凸臺開始豎直向下延伸的第一直油孔和從進氣側面開始水平延伸的第二直油孔來與回油道連通,取代通常采用的斜油孔,從而實現發動機的進一步小型化。但是,第一直油孔與第二直油孔是通過機加工形成的,這就需要在加工過程中經歷從氣缸蓋頂部鉆孔和從進氣側面鉆孔兩道工序,一方面兩次鉆孔加工精度要求高,否則會造成兩孔不能連通使氣缸蓋成為廢品,或者即使連通但由于兩孔軸線異面而非相交而使兩孔錯位連通,阻礙油液向搖臂支座安裝凸臺的流動;另一方面,兩個直油孔的相交位置處附近仍然存在無法設計水套的空間,存在著進一步改進的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點,在進一步實現發動機的小型化的同時使氣缸蓋的加工更簡單、為冷卻水套的布置提供更大的空間從而實現更好的冷卻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氣缸蓋,所述氣缸蓋具有頂面、底面、進氣側面、排氣側面、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頂面上分布有凸輪軸安裝座和搖臂支座安裝凸臺,所述前端面與所述后端面之間具有貫通的回油道,所述氣缸蓋中一體鑄造有圓弧形管狀件,所述圓弧形管狀件與所述回油道連通,并且所述圓弧形管狀件的一端在所述搖臂支座安裝凸臺上開口,所述圓弧形管狀件的圓心與所述凸輪軸安裝座的軸孔的圓心重合。
優選地,所述圓弧形管狀件的另一端與所述進氣側面之間具有間隔。
優選地,所述間隔位置分布有水套腔室。
優選地,所述圓弧形管狀件的外壁具有凸棱或者尖突。
一種氣缸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圓弧形管狀件預埋在鑄模中;澆注鑄造材料并冷卻,使所述圓弧形管狀件被鑄造在所述氣缸蓋中,并使所述圓弧形管狀件一端在所述氣缸蓋的搖臂支座安裝凸臺上開口,所述圓弧形管狀件的圓心與所述凸輪軸安裝座的軸孔的圓心重合;加工回油道,使所述回油道與所述圓弧形管狀件連通。
優選地,鑄造完成后,對所述圓弧形管狀件的開口進行機加工。
優選地,鑄造完成后,對所述圓弧形管狀件的開口進行機加工將所述開口處的材料及其附近的鑄造材料同時切除,使所述開口成錐形。
本發明在氣缸蓋的鑄造過程中將圓弧形管狀件預埋在鑄模中,從而使圓弧形管狀件被鑄造在氣缸蓋中形成從搖臂支座安裝凸臺到回油道的油路,無需再進行水平鉆孔和垂直鉆孔,節省了工序,加工更簡單,并且能夠保證油路是貫通的而無需考慮鉆孔的機加工精度的影響。而且,圓弧形管狀件的圓心與凸輪軸安裝座的軸孔的圓心重合,使得整個圓弧形管狀件的輪廓線均能夠傾向于與凸輪旋轉軌跡相切,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為布置水套腔室提供空間,在實現發動機的進一步小型化的同時提高冷卻效果。并且,管狀件的圓弧形狀有利于氣缸蓋的鑄造材料與管狀件之間的應力分布,不會造成應力集中。
進一步地,圓弧形管狀件的一端與進氣側面之間具有間隔,這不僅節省了在進氣側面進行封堵的工序,而且為實現氣缸蓋水套在更大范圍內的布置提供了空間。
進一步地,間隔位置分布有水套腔室能夠提高水套冷卻效果。
進一步地,圓弧形管狀件的外壁上的凸棱或者尖突能夠使圓弧形管狀件與鑄造材料的連接更加緊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676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