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Na摻雜ZnO納米棒陣列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159095.7 | 申請日: | 2013-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419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湯子康;張文惠;祝淵;項榮;桂許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3C17/23 | 分類號: | C03C17/23;C04B41/5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陳衛 |
| 地址: | 510275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na 摻雜 zno 納米 陣列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材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Na摻雜ZnO納米棒陣列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ZnO是一種重要的直接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室溫下其禁帶寬度為3.37?eV,具有較大的激子束縛能(60?meV)。同時它也是一種多功能氧化物材料,在光電、壓電、熱電、鐵電和鐵磁等各個領域都具有優異的性能,已廣泛地應用于表面聲波器件、太陽能電池、氣敏、壓敏以及光電器件上。由于原材料資源豐富、價格便宜,對環境無毒害,故近年來成為繼GdN之后國際上又一研究熱點。自從2001年Huang等人在藍寶石基底上合成ZnO納米棒陣列并在室溫的環境中光泵浦激發下觀察到紫外激光發射后(M.?Huang,?S.?Mao,?H.?Feick,?H.?Yan,?Y.?Wu,?H.?Kind,?E.?Weber,?R.?Russo,?P.?Yang,?Science,?2001,?292:1897-l899),ZnO納米棒陣列發光性能的研究成為了國際上普遍關注的焦點。ZnO納米棒陣列的制備方法主要有化學氣相法、電化學沉積法和水熱法等。其中化學氣相法和電化學沉積法能耗高,反應設備昂貴,反應條件苛刻,操作復雜。水熱法因其所需設備簡單,反應溫度低,操作方便,適合大規模生產而備受人們采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利用水熱法,成本低、效率高,可用于大面積生產高質量Na摻雜ZnO納米棒陣列的制備方法,利用氯化鈉的摻雜量來調控ZnO納米棒陣列的結構和形貌,獲得具有良好光學性能的ZnO納米棒陣列。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Na摻雜ZnO納米棒陣列的制備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驟:
S1.?基底清洗:將基底依次用丙酮、酒精、去離子水超聲清洗并烘干,備用;
S2.?ZnO種子層前驅體溶液制備:將一定量的乙酸鋅和乙醇胺依次加入到乙二醇甲醚中,充分攪拌后,密封均化后制得ZnO種子層前驅體溶液;
S3.?ZnO種子層制備:將清洗后的基底轉移到均膠機上,滴加ZnO種子層前驅體溶液,待均勻分散后進行懸涂,干燥后將涂覆有ZnO種子層前驅體溶液的基底進行退火處理;
S4.?生長溶液的配置:將六次甲基四胺、二水合醋酸鋅和氯化鈉加入去離子水中,攪拌,得到生長液;
S5.?ZnO納米棒陣列的制備:將含有ZnO種子層的基底浸入生長液中,在90?℃下生長2~48?h,然后自然冷卻,將生長后薄膜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后干燥,制得ZnO納米棒陣列。
進一步的,所述的基底為硅片、藍寶石、石英或載玻片。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S2中,乙酸鋅和乙醇胺的摩爾濃度均為75mM。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S2中,密封均化的時間為24h。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S3中,懸涂的過程為啟動勻膠機,500?rpm懸涂20?s,再以5000?rpm懸涂60?s,120?℃下干燥?15?min。懸涂的過程重復操作4次。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S3中,退火處理為在馬弗爐中,在360?℃下進行退火處理2?h。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S4中,六次甲基四胺和二水合醋酸鋅的摩爾濃度均為12.5mM,去離子水為10ml。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S4中,氯化鈉為0.0409?g或0.0818?g或0.1227?g或0.1636?g。
隨著氯化鈉摻雜濃度的增加,衍射峰位置逐漸往小角度方向移動,這是由于Na的離子半徑比Zn的大,Na取代Zn的位置后,晶面間距增大。
水熱法生長制備的納米棒均勻密布在硅片襯底上,沿垂直于硅片襯底的方向長出排列形成整齊的納米棒,生長方向一致,尺寸均一,而且每個納米棒的頂部和表面都是光滑的。純ZnO納米棒陣列直徑為?30?nm,長度為750?nm。隨著氯化鈉摻雜濃度的增加,納米一維陣列越來越密集,近乎完全平鋪在硅片襯底表面,而且由于長度的縮短,一維陣列的方向性更加的優異。氯化鈉的摻雜量為0.0409g,0.0818g和0.1227?g和0.1636g時,納米棒的直徑分別為50?nm,60?nm,70?nm和70?nm,長度分別為150?nm,112?nm,98?nm和71?nm。可見隨著氯化鈉摻雜濃度的增加,納米棒的直徑逐漸增加,而長度則逐漸減小。
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價格低廉,操作安全,環境友好,重復性好,Na摻雜ZnO納米棒陣列的結構和形貌可控,且發光性能優異。所制備的氧化鋅納米棒陣列可用于氣敏材料、傳感器、光探測器等領域。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5909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