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城市道路空間的生態發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58464.0 | 申請日: | 2013-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593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楊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J7/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張磊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城市道路 空間 生態 發電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態發電系統,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利用城市道路空間的生態發電系統。
背景技術
由于城市人口容量越來越多,建筑的密度也越來越大,如果充分研究城市平面,可以大致把它分為三大區:
一種是人流活動區,這個區域以人流活動為主,雖然此區域所占比例較大,但是采光會受到建筑物的遮擋,風壓較小,不利于節能設備的布置。
第二種是頂層區,這一區域是建筑屋頂構成的區域,大多數的節能設備都布置在建筑屋頂上,然而城市平面中建筑頂部所占的比例會因為層高的關系而縮小,這使得節能設備的安置平臺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不大。
第三種是道路區,即車流為主的區域,由于道路上采光尚可,風壓因行使的車流也會有所增大,以此本區可作為第二節能安置區來考慮,本發明所要實現的是合理的在城市道路中布置適合的節能設備,確立一套完整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能源系統,屬于道路技術、生態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運用領域。
通過對城市道路的充分研究,將綠色節能系統布置在大型道路或高架道路上下,由于這些道路較寬,人流量較少,在城市發展迅速高架路高速公路發展迅猛的當代,倡導綠色節能低碳的生活,電力緊張,資源匱乏,適合布置綠色節能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充分利用道路空間進行綠色節能發電的生態發電系統。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利用城市道路空間的生態發電系統,包括至少一個蓄電池組,與蓄電池組電連接的至少一個充放電控制器,與所述充放電控制器電連接的多個路燈和至少一個發電設備,所述發電設備采用至少一個太陽能板和/或至少一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所述太陽能板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分別設置在道路上方或設置在高架上、下方的至少一個構架上,所述構架設置在相鄰連接桿之間,所述太陽能板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分別連接逆變器、測試儀表和計算機監控設備,用于對太陽能板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的監測和維護。
本發明中,所述充放電控制器還與城市電路連接,用于將多于電力傳輸至城市電網中。
本發明中,每個蓄電池組都電連接有多個太陽能電池組件和/或多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
本發明中,多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可以采用機械傳動連接的方式連接,多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并聯后共用一個發電機。
本發明中,根據構架所處的具體位置進行分析,確定具體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和/或垂直軸風力發電機。
具體地說,本發明的優點如下:
本發明采用在道路或高架上下布置可安設節能設備的支撐構架,在其上安置節能器材,利用太陽能或風能進行發電。這些綠色能源首先滿足路燈的電能供應,多余的電力可以供應城市發電,大大減少了城市的能耗負擔。本發明還可通過自動收入道路狀況,利用周邊環境的峰值系數進行回收分析,以保證設備更精確的利用。此外,這些節能設備安裝了統一的監控系統,若其中設備發生了損壞或被偷竊,控制室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警報,及時的派遣人員進行修理和監督,確保設備運行的順暢。
附圖說明
圖1為道路上方在路燈桿之間設置太陽能電池組件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的示意圖;
圖2為根據道路實況來設置太陽能電池組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的示意圖;
圖3為蓄電池組示意圖;
圖4為充放電控制器示意圖;
圖5為逆變器示意圖。
圖中標號:1為第一路燈,2為太陽能板,3為第一發電機,4為連接桿,5為第二路燈,6為垂直軸風力發電機,7為第二發電機,8為車行道路,9為綠化帶,10為控制器,11為蓄電池,12為照明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在道路止方與路燈桿之間設置第一路燈1、太陽能板2、第一發電機3、連接桿4、第二路燈5、垂直軸風力發電機6和第二發電機7,在道路上方或高架上、下位置先布置好構架,所述構架設置在路燈桿之間,太陽能板2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6位于該構架上,所述發電設備采用太陽能板2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6,所述太陽能板2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6分別設置在構架上,所述構架設置在相鄰連接桿4之間,所述太陽能板2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6分別連接逆變器、測試儀表和計算機監控設備,用于對太陽能板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的監測和維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584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方酒石酸泰萬菌素微丸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TMP污水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