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混合動力汽車CAN網(wǎng)絡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146611.2 | 申請日: | 2013-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183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錢三平;黃少堂;張雁英;程艷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3 | 分類號: | B60R16/023;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眾鼎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業(yè)剛 |
| 地址: | 510030 廣東省廣州市越***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動力 汽車 can 網(wǎng)絡 系統(tǒng) | ||
1.一種混合動力汽車CAN網(wǎng)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身CAN、動力CAN、混合CAN和診斷接口,
所述車身CAN和動力CAN之間以車身控制器為網(wǎng)關進行信息交互,所述動力CAN和混合CAN之間以混合動力電子控制模塊為網(wǎng)關進行信息交互;
所述車身CAN包括車身CAN總線和與所述車身CAN總線連接的第一組節(jié)點,所述動力CAN包括動力CAN總線和與所述動力CAN總線連接的第二組節(jié)點,所述混合CAN包括混合CAN總線和與所述混合CAN總線連接的第三組節(jié)點;
所述診斷接口分別與所述車身CAN總線、動力CAN總線和混合CAN總線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CAN網(wǎng)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身CAN總線為具有第一傳輸速度的CAN總線,且所述車身CAN總線上傳輸危險等級為第三等級的報文;
所述動力CAN總線為具有第二傳輸速度的CAN總線,且所述動力CAN總線上傳輸危險等級為第二等級的報文;
所述混合CAN總線為具有第三傳輸速度的CAN總線,且所述混合CAN總線上傳輸危險等級為第一等級的報文;
其中,所述第一傳輸速度小于所述第二傳輸速度,所述第二傳輸速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傳輸速度;所述第三等級小于所述第二等級,所述第二等級小于所述第一等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CAN網(wǎng)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身CAN總線上同一時間傳輸?shù)膱笪臄?shù)量符合第一閾值;所述動力CAN總線上同一時間傳輸?shù)膱笪臄?shù)量符合第二閾值;所述混合CAN總線上同一時間傳輸?shù)膱笪臄?shù)量符合第三閾值;
其中,所述第一閾值大于所述第二閾值,所述第二閾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閾值。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CAN網(wǎng)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身控制器包括打包單元,所述打包單元用于將從車身CAN總線和/或動力CAN總線上接收到的報文打包后發(fā)出;
所述混合動力電子控制模塊包括控制算法單元,所述控制算法單元用于將從車身動力CAN總線和/或混合CAN總線上接收到的預定報文加入控制算法處理后發(fā)出。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CAN網(wǎng)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節(jié)點的每個節(jié)點與所述車身CAN總線之間設有第一匹配組件,所述第一匹配組件包括第一阻尼元件和第二阻尼元件,所述第一阻尼元件連接在所述第一組節(jié)點的每個節(jié)點和車身CAN_H總線之間,所述第二阻尼元件連接在所述第一組節(jié)點的每個節(jié)點和車身CAN_L總線之間;
所述第二組節(jié)點中物理位置間隔最遠的兩個節(jié)點分別與所述動力CAN總線之間設有第二匹配組件,所述第二匹配組件包括第四阻尼元件、第五阻尼元件和第一電荷存儲元件,其中所述第四阻尼元件和所述第五阻尼元件串聯(lián)后連接于動力CAN_H總線與動力CAN_L總線之間,所述第一電荷存儲元件一端連接在所述第四阻尼元件和所述第五阻尼元件之間,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組節(jié)點中物理位置間隔最遠的兩個節(jié)點分別與所述混合CAN總線之間設有第二匹配組件,所述第二匹配組件包括第四阻尼元件、第五阻尼元件和第一電荷存儲元件,其中所述第四阻尼元件和所述第五阻尼元件串聯(lián)后連接于混合CAN_H總線與混合CAN_L總線之間,所述第一電荷存儲元件一端連接在所述第四阻尼元件和所述第五阻尼元件之間,另一端接地。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CAN網(wǎng)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組節(jié)點的每個節(jié)點與混合CAN總線之間設置有保護電路;
所述保護電路包括光耦隔離元件、第三阻尼元件和第二電荷存儲元件,所述光耦隔離元件連接在所述第三組節(jié)點的每個節(jié)點與所述混合CAN總線之間,所述第三阻尼元件和所述第二電荷存儲元件串接后連接于混合CAN屏蔽總線與地之間。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CAN網(wǎng)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身CAN總線采用容錯CAN總線,所述動力CAN總線和混合CAN總線采用高速CAN總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4661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