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二維碼的內外網物理隔離數據交換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145795.0 | 申請日: | 2013-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684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成功軟件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74 | 分類號: | G06F21/74;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二維碼 內外 物理 隔離 數據 交換 方法 | ||
1.一種基于二維碼的內外網物理隔離數據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
數據從內網交換到外網時,包括以下步驟:
(1.1)在內網數據庫中提取待交換的數據,對數據進行編碼,生成多個二維碼圖像,以二維碼矩陣的形式規則地排列顯示在內網系統終端設備的顯示屏上;
(1.2)通過外網系統終端設備的攝像頭采集內網系統終端設備顯示屏上顯示的矩陣式規則排列的二維碼圖像;
(1.3)在外網系統終端設備上通過并行計算,解碼采集的二維碼序列,最終獲取交換數據;
數據從外網交換到內網時,包括以下步驟:
(2.1)在外網數據庫中提取待交換的數據,對數據進行編碼,生成多個二維碼圖像,以二維碼矩陣的形式規則地排列顯示在外網系統終端設備的顯示屏上;
(2.2)通過內網系統終端設備的攝像頭采集外網系統終端設備顯示屏上顯示的矩陣式規則排列的二維碼圖像;
(2.3)在內網系統終端設備上通過并行計算,解碼采集的二維碼序列,最終獲取交換數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二維碼的內外網物理隔離數據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1)中,所述以二維碼矩陣的形式規則地排列顯示在內網系統終端設備的顯示屏上通過以下子步驟來實現:
(A)將每一張二維碼圖像存儲的數據長度設定閾值T;
(B)判斷待交換數據的長度L是否超過設定的閾值T,“是”則轉步驟(C),“否”則直接對待交換數據進行編碼,生成二維碼圖像,顯示在內網系統終端設備顯示屏上;
(C)設定內網系統終端設備顯示屏的顯示方式;
(D)按照設定的閾值T,將待交換數據拆分為N塊(????????????????????????????????????????????????),并將拆分后的數據塊進行從1到N編號;
(E)將拆分后的每一個數據塊及其對應的編號信息編碼生成二維碼圖像,這樣就形成了N張二維碼圖像;
(F)將生成的N張二維碼圖像按步驟(C)中設定的顯示方式及約定規則顯示在內網系統終端設備顯示屏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二維碼矩陣的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所述顯示方式是設定外網系統終端設備顯示屏按P*Q顯示二維碼圖像,即每行顯示Q張二維碼圖像,共顯示P行;每個二維碼在顯示窗口所占的條碼區域大小相同,位置固定;當待顯示的二維碼圖像數N大于Z()時,換頁顯示。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二維碼矩陣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維碼圖像包含編號區和數據區,編號區包含待交換數據被拆分的塊數N和此塊數據被拆分的順序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二維碼的內外網物理隔離數據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3)中,所述解碼采集的二維碼序列是將外網系統終端設備攝像頭采集的內網系統終端設備顯示屏上顯示的矩陣排列的二維碼圖像進行解碼得到交換的數據;具體為:將外網系統終端設備攝像頭采集的一整張包含有多個二維碼圖像的圖片進行分割;外網系統對分割后的規則排列的多個二維碼圖像進行并行計算解碼,對于一張二維碼圖像解碼出的內容,不僅包含有待交換的數據還有編號信息;按照編號對解碼所得的交換數據進行排列,最終得到完整的交換數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解碼采集的二維碼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是按照內網系統終端約定的顯示屏的顯示方式、每個二維碼在顯示窗口所占的條碼區域大小及位置,對采集的一整張包含有多個二維碼圖像的圖片進行分割,使得分割的每一塊圖片都包含有唯一的二維碼圖像;所述并行計算解碼是對分割出的每一張二維碼圖像進行同步解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成功軟件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成功軟件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4579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