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滾筒外端蓋與內減速器端蓋連接螺栓防脫落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143130.6 | 申請日: | 2013-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64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董宗斌;任連魁;呂向東;趙旭玲;石晉燕;孫凱;史朝陽;任科;任建業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潞安環保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王莊煤礦 |
| 主分類號: | F16B39/20 | 分類號: | F16B39/20;F16B41/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張志祥 |
| 地址: | 046031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筒 外端蓋 減速器 連接 螺栓 脫落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皮帶電滾筒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電滾筒外端蓋與內減速器端蓋連接螺栓防脫落裝置。
背景技術
皮帶電滾筒,外端蓋與內減速器端蓋連接通常采用的是螺栓和彈簧墊壓緊的方式,由于皮帶電滾筒運轉時,處于震動狀態,當皮帶電滾筒在井下運行一段時間后,皮帶電滾筒外端蓋和內減速器端蓋上的連接螺栓會出現松動、滑扣、滑絲,彈簧墊不起作用的現象,甚至螺栓掉入滾筒內,造成電滾筒減速器齒輪損壞,電機燒壞,導致工作面停產檢修、而且更換電滾筒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電滾筒外端蓋與內減速器端蓋連接螺栓防脫落裝置。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電滾筒外端蓋與內減速器端蓋連接螺栓防脫落裝置,包括固定在端蓋上的螺栓和金屬絲,其特點是所述螺栓的螺栓帽設置橫向通孔,至少兩個相鄰的螺栓組成防脫落組;所述金屬絲依次穿過防脫落組中每個螺栓帽上的通孔,兩金屬絲端頭絞擰在一起,形成閉環防脫落系統;或者金屬絲端頭繞其穿出的螺栓帽半圈與自身絞擰在一起,形成開環防脫落系統。
所述金屬絲采用鐵絲。
所述金屬絲采用鋼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將端蓋連接螺栓分組通過金屬絲將其穿在一起,達到防脫落的目的,有效避免了事故的發生,使生產得到了安全保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螺栓帽分組穿金屬絲構成閉環防護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螺栓帽分組穿金屬絲構成閉環防護系統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螺栓帽分組穿金屬絲構成開環防護系統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螺栓帽上的通孔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螺栓帽上的通孔側視圖;
圖6是本發明的螺栓帽上的通孔俯視圖。。
圖中:1—螺栓帽;2—金屬絲;3—端蓋;4—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電滾筒外端蓋與內減速器端蓋連接螺栓防脫落裝置,包括固定在端蓋3上的螺栓和金屬絲2,如圖4、圖5和圖6所示,其特點是所述螺栓的螺栓帽1設置橫向通孔4,至少兩個相鄰的螺栓組成防脫落組;所述金屬絲2依次穿過防脫落組中每個螺栓帽上的通孔4,兩金屬絲端頭絞擰在一起,如圖1和圖2所示,形成閉環防脫落系統;或者金屬絲端頭繞其穿出的螺栓帽半圈與自身絞擰在一起,如圖3所示,形成開環防脫落系統。
所述金屬絲采用鐵絲。
所述金屬絲采用鋼絲。
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本發明使用時,將端蓋3上的螺栓擰緊,再將金屬絲穿過相鄰的螺栓帽1上的通孔4,至少兩個一組,金屬絲端頭繞穿出的螺栓帽半圈與自身絞擰在一起,或者兩個金屬絲端頭連接在一起,形成防脫落系統。若某一防脫系統中有螺栓松動,由于螺栓帽上有金屬絲穿過,無法轉整圈,因此,螺栓即使松動了,也不會脫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潞安環保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王莊煤礦,未經山西潞安環保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王莊煤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431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快速測定厭氧污泥產氫活性的方法及其所用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保險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