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薄膜轉移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42834.1 | 申請日: | 2013-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1269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高地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地 |
| 主分類號: | H01L21/762 | 分類號: | H01L21/762;H01L2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58 | 代理人: | 肖善強 |
| 地址: | 110003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薄膜 轉移 方法 | ||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半導體行業及其它行業中薄膜轉移工藝,主要可應用于絕緣層上硅晶圓的生產。
發明背景
絕緣層上硅(silicon on insulator,SOI)作為一種新型半導體材料,已經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附圖1A為SOI的示意圖,附圖1B為SOI橫截面的示意圖。如附圖1B所示,SOI的組成通常包括頂層單晶硅層100、絕緣層105、及底層基體110。SOI的生產目前主要采用鍵合回蝕(bonded and etch-back SOI,BESOI)、注氧隔離(separation by implantation of oxygen,SIMOX)和智能切割(SMART CUT)等幾種工藝路線。其中,智能切割法對于生產薄膜SOI(通常頂層單晶硅層100厚度小于1微米)具有明顯技術優勢。
5,374,564號美國專利描述了智能切割法的主要工藝。附圖2為現有技術中智能切割法的主要流程。附圖3為附圖2流程圖中主要步驟的示意圖。智能切割法的工藝過程可以概括如下:(1)提供一硅片(A)300(S200),將硅片300氧化(S205),在硅片300表面形成一氧化層310,然后對氧化后的硅片300進行氫離子注入(S210),在硅片300表面下一定深度(通常小于1微米)處形成一個富氫層315,同時在氧化層310和富氫層315之間留下一層單晶硅316;(2)提供一襯底片(B)305(S215),將襯底片305與翻轉后的注氫硅片320鍵合在一起(S220),得到鍵合片330,襯底片305與翻轉后的注氫硅片320之間的接觸面為鍵合面325;(3)通過加熱使鍵合片330沿著富氫層315裂開(S225),使原注氫硅片320上富氫層315以上的單晶硅層316和氧化層310從硅片320轉向襯底片305,此轉移層335與襯底片305構成SOI340(S230);(4)對SOI片340進行后加工,如熱處理、表面拋光、清潔等。
上述工藝中使用的襯底片305通常為另一硅片,但是其他材料也可以用來做襯底片305,比如2002-170942號日本專利提出使用玻璃做襯底片305材料。襯底片305的表面可以為硅表面自然形成的原生氧化層,也可以為用化學或者物理方法沉積或者生長的氧化層,也可以是其他薄膜,比如2002-170942號日本專利在襯底片305上使用一層氮化硅來防止襯底片305里的雜質擴散到單晶硅層316里。智能切割法的裂片過程S225通常由加熱引發,也可以由其它能量輸入方式引發,如7,459,025號美國專利使用電磁波輻射來引發裂片過程S225。
雖然智能切割法已經成功實現產業化,但是它的成品率仍然較低,這主要表現在裂片步驟S225后,轉移層335經常出現缺陷,包括的大面積未轉移區400(示意圖見附圖4A)和微小凹坑缺陷405(示意圖見附圖4B)。大面積未轉移區400通常通過目測即可發現,微小凹坑缺陷405通常需要用光學檢測儀發現。造成轉移層335缺陷的原因之一是注氫硅片320與襯底片305鍵合過程S220中,注氫硅片320與襯底片305之間的鍵合面325產生缺陷,鍵合強度不足。注氫硅片320與襯底片305之間的鍵合可以通過氫鍵的形成、低溫熱處理、使用膠粘劑、旋涂玻璃(Spin-on-Glass)、靜電作用等完成。當襯底片305為硅片或者表面有氧化層的硅片時,鍵合主要通過氫鍵的形成來實現。以硅晶圓襯底片為例,鍵合前,通常需要對注氫硅片320與襯底片305進行徹底的清洗,使其表面具有很高的親水性。常用的清洗方法如RCA清洗工藝。硅片也可以用濃硫酸和過氧化氫制成的溶液清洗。清洗過的硅片要求具有很高的親水性,表面富氫氧基集團、通常有水分子吸附。如果經過清洗的注氫硅片320與襯底片305的表面足夠平坦、光滑、親水,當它們被放在一起時,由于氫鍵的作用,在室溫下注氫硅片320與襯底片305即會被比較牢固的鍵合在一起。然而,生產過程中,由于硅片表面可能存在缺陷、清洗不充分、鍵合環境中存在塵埃等等原因,可能出現鍵合面325有缺陷、鍵合強度不足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裂片過程S225后SOI片340上出現缺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地,未經高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428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