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冶煉煙氣的余熱利用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141914.5 | 申請日: | 2013-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63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鋆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鋆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公平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黃永校 |
| 地址: | 410083 湖南省長沙市麓山南路***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冶煉 煙氣 余熱 利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色金屬濕法冶金領域,特別是一種冶煉煙氣的余熱利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有色金屬如銅、鉛、錫、鎳等的火法冶煉過程中,其主干流程中的冶金爐窯如反射爐、澳斯麥特爐、艾薩爐、煙化爐、轉爐等,會產出高溫冶煉煙氣,這些冶煉煙氣溫度高、體積大,攜帶大量的余熱。對這些余熱進行回收和利用,能夠降低企業的能源消耗,減少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冶煉煙氣的余熱利用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利用余熱鍋爐生產蒸汽,另一個是利用熱交換器生產熱風。由于利用熱交換器生產熱風時,傳熱系數小,熱風的熱容小,導致熱量回收效率低,產出的熱風輸送困難,熱風用途小,回收成本高,使用該方法的企業很少。相反,利用余熱鍋爐生產蒸汽,傳熱系數大,蒸汽熱容大,熱量回收效率高,產出的蒸汽輸送簡便,蒸汽的用途廣泛,該方法成為眾多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回收余熱的方法。
目前,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采用余熱鍋爐生產蒸汽時,只回收高溫段的煙氣余熱,產出壓力1.80~3.82Mpa、溫度250~400℃的過熱蒸汽,高溫段的煙氣余熱回收利用率通常為50~60%,產出的過熱蒸汽通常先用于發電,發電后的低壓蒸汽作為溶液的加熱熱源或溶液的蒸發熱源使用。
由于有色金屬冶煉煙氣粉塵含量高、粉塵粘結力強,且煙氣含有腐蝕性成份,在較低溫度下,容易粘結鍋爐的熱管管件,導致傳熱系數小,設備效率低,投入資金大,余熱回收的經濟效益效益不明顯,因此,低溫段的余熱沒有實現回收,造成能源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冶煉煙氣的余熱利用方法,該方法根據冶煉煙氣的特點,優先回收高溫段的煙氣余熱,再采用高溫精確收塵設施進行收塵,最后回收低溫段的煙氣余熱。
由于采用高溫精確收塵設施收集煙塵,收塵效率比傳統的布袋收塵方式提高1~2%,也為回收低溫段的煙氣余熱創造條件;由于對低溫段的煙氣進行余熱回收生產低壓飽和蒸氣,因此煙氣的余熱總利用率達到70~75%,比傳統只回收高溫段的煙氣余熱利用率的50~60%,提高15~20%。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冶煉煙氣的余熱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產中壓過熱蒸汽:900~1400℃的高溫冶煉煙氣進入中壓余熱鍋爐,產出壓力1.80~3.82Mpa、溫度250~400℃的過熱蒸汽,同時煙氣溫度降低到320~400℃;
(2)、高溫精密收塵:溫度320~400℃的煙氣進入高溫精密收塵器,收集煙塵,收塵后的煙氣溫度為300~350℃,煙氣含塵量2~10mg/Nm3;
(3)、產低壓飽和蒸汽:溫度為300~350℃的煙氣進入低壓余熱鍋爐,產出壓力0.35~0.90Mpa、溫度139~175℃的飽和蒸汽,煙氣溫度降低到150~180℃;煙氣進入二氧化硫吸收崗位或達標排放。
所述的高溫精密收塵器,所用的高溫過濾介質包括金屬化合物微孔膜材料、金屬氧化物微孔膜材料,膜孔徑為0.02~0.10μm。
本發明的突出優點在于:
采用本發明對中壓余熱鍋爐出來的煙氣進行高溫精密收塵,收塵效率為99.8%、收塵后的煙氣粉塵含量降低到2~10mg/Nm3,比傳統的布袋收塵效率98~99%提高1~2%。由于經過高溫精密收塵后的煙氣,含塵量僅有2~10mg/Nm3,是很干凈的煙氣,因此,采用余熱鍋爐生產蒸汽時,可以消除煙塵對鍋爐熱管管件的粘結,不會降低傳熱系數,確保傳熱效果,實現低溫余熱能源的回收。
鈦鐵金屬化合物微孔膜材料、鈦鋁金屬化合物微孔膜材料、氧化鋁—氧化鋅陶瓷微孔膜材料,具有孔徑小、孔率高、耐高溫、抗腐蝕能力強的特點,孔徑通常為0.02~0.10μm,孔率達到30~40%、工作溫度達到500℃、可以抵抗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硫氣體、氯化氫氣體、氟化氫氣體的侵蝕。有色冶煉煙氣中的粉塵粒度-0.10μm≥99.9%,因此,采用孔徑0.02~0.10μm的鈦鐵金屬化合物微孔膜材料、鈦鋁金屬化合物微孔膜材料、氧化鋁—氧化鋅陶瓷微孔膜材料對煙氣進行過濾收塵時,能夠高效精密的回收煙氣中的煙塵,使經過高溫精密收塵后的煙氣,達到“純凈無塵”狀態,為后續的低溫余熱能源的回收創造良好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鋆,未經吳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419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