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稻防蟲網覆蓋優質高產栽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35518.1 | 申請日: | 2013-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21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留根;鄭建初;郭智;楊國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A01M29/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張素卿 |
| 地址: | 210014***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 防蟲 覆蓋 優質 高產 栽培 方法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防蟲網覆蓋優質高產栽培方法,屬于水稻無公害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稻作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在糧食生產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據統計,水稻播種面積超過3000萬?hm2,約占糧食播種面積的27%,總產量達1.3?億噸,占糧食總產的40%以上。同時,我國又是全世界最大的稻谷消費國,稻米是人們飲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60%以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因此,水稻的穩定增長對保障我國國家糧食安全起著基礎性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稻米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稻米品質是品種遺傳特性和環境以及栽培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品種遺傳特性,可通過育種手段予以實現。基于水稻品質改良的育種目標,我國廣大水稻育種專家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且育成推廣了大量適應不同生態區域的優質水稻品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然而,長期以來,“兩遷”害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紋枯病等水稻重大病蟲害發生、危害嚴重,是制約糧食高產和優質高效的主要因素。近年來,受氣候變化、農業結構調整、栽培管理措施、病蟲抗藥性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水稻病蟲害常年保持重發態勢,遷飛性、流行性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呈上升趨勢,而在其防治方法上主要依靠化學防治,且存在亂施藥、盲目施藥的現象。大量農藥并未發揮應有作用即進入環境,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會對生態環境、非靶標生物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造成潛在有害影響。因此,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究應用得以快速的發展。頻振式殺蟲燈是利用害蟲較強的趨光、波、色、味的特性誘殺害蟲成蟲,以減少田間害蟲落卵量,但是使用該技術不會選擇性誘捕害蟲,有益昆蟲也會相應被誘捕。同時,目前生產上也會采用基于生態農業原理的水稻雜糯間栽增產防病技術可在相同的致病環境條件下,減輕稻瘟病的危害。但是,該技術在我國生態區位多樣、水稻品種繁多的生產條件下具有較大的應用局限性。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水稻防蟲網覆蓋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該技術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施用量,降低生產成本,并可生產安全無公害優質稻米。
技術方案:
一種水稻防蟲網覆蓋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水稻秧苗期在播種露白揭膜后立即搭棚覆蓋30目白色防蟲網,采用水育秧方式,江蘇省沿江及蘇南地區于5月中旬播種,水稻品種可采用早熟晚粳(南粳44)或中熟中粳(蘇香粳3號),播種量為每666.7?m2?3~4?kg,6月中旬大田移栽;
水稻本田生長期采用大型30目白色防蟲網室覆蓋栽培方式;采用密植栽培技術,水稻秧苗栽插行距為25~30?cm,株距為10~13?cm,栽插密度每666.7?m2為2.05萬穴至2.67萬穴,每穴2~3株;
在水稻本田生長期內,每666.7?m2施氮肥純N18?kg、以P2O5計磷肥4.5?kg和以K2O計鉀肥9.0?kg,氮肥用含N質量比?46%的尿素,其中基肥占40%,分蘗肥占20%,促花肥占20%,保花肥占20%,磷肥用含N?15%,P2O5?15%,K2O?15%的復合肥全作基肥,K肥用含K2O?60%的氯化鉀基肥施用50%,促花肥施50%;水稻本田生長期水分管理采用前期淺水5~6?cm、中期擱田、后期干濕交替的管理模式;水稻秧苗期不施任何農藥治蟲,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同一般高產大田;
所述大型30目白色防蟲網室,由棚架、頂網、圍網及灌排水管構成,棚架包括主體棚架和緩沖間,主體棚架包括立柱和頂面,頂網和圍網為分離式結構,頂網脫卸式覆蓋于棚架的頂面,圍網圍于網室四周,并與頂網部分重疊相接;
所述立柱包括中間柱和側立柱,側立柱間距為3m,靠近田間生產主干道的一面為網室正面,每隔5根側立柱設置一根中間柱,中間柱與側立柱間距為3m;在立柱基部焊接立柱底板,由熱浸鍍鋅正方形鋼板15cm×15cm×6mm制成,立柱底板通過螺絲將立柱與水泥基座連接固定,側立柱上縱向安裝有卡槽,圍網通過卡簧固定在卡槽內,為了確保網室在水田的穩定性,中間柱或側立柱每隔四根立柱間用鋼絲繩索呈“×”形互相牽拉并連接起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355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紅外顯微系統及其實現圖像融合的方法
- 下一篇:炔烴轉化生成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