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及其配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121906.4 | 申請日: | 2013-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224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繼方;代色平;蔣建友;葉創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9/10 | 分類號: | A01G9/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萬志香;郭元杰 |
| 地址: | 51040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張氏紅 山茶 栽培 基質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術
張氏紅山茶(Camallia?changii?Ye)別名假大頭茶、杜鵑紅山茶、四季紅山茶,為山茶科山茶屬光果紅山茶亞組,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是觀賞茶花的新貴。到目前為止,僅發現于廣東省陽春市鵝凰嶂自然保護區內,其種群狹小,個體數量極為有限。為保護張氏紅山茶品種資源,擴大其種群數量,經過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扦插繁殖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由于張氏紅山茶喜酸性土壤,目前的茶花栽培基質以泥炭土:珍珠巖(1:2)為主,其通透性好卻保水性差,氣水比及基肥始終達不到一個良好的比例,且澆水時滲漏大量泥水,使得扦插幼苗成活率一直不高,陸續出現成批的幼苗青枯致死的現象。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本發明在前期扦插成活的基礎上,提供一種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及其配制方法。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所述栽培基質是由下述體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紅泥:泥炭土:塘泥:珍珠巖:河沙的體積比為4-9:2-5:2-5:1-3:1-3;所述栽培基質的pH為4-7,相對濕度為50-70%。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栽培基質是由下述體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紅泥:泥炭土:塘泥:珍珠巖:河沙的體積比為4:2:2:1:1。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栽培基質的pH為4.5-6.5,相對濕度為55-65%。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紅泥為南方丘陵紅土壤,酸性土壤,pH為4.5-6.0。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泥炭土主要由沼澤植物殘體構成的疏松堆積物或經礦化而成的腐植物,含有一定的腐植酸和肥力,pH為5-7。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塘泥為魚塘中魚的糞便和雜質經混合后在淹水條件下被嫌氣微生物分解、發酵而成的一種有機肥料,pH為6.0-7.0。
一種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的配制方法,將紅泥、泥炭土、塘泥、珍珠巖和河沙混合,調整pH為4-7,相對濕度為50-70%,即可。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將所述塘泥切割成粒徑為1-1.5cm的顆粒。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及其配制方法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制得的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肥力足、保水性好、通透性強,酸堿度(pH)和電導率(EC)均能達到張氏紅山茶生長的要求,用其栽培出來的張氏紅山茶植株勻稱,葉色濃綠有光澤,植株生長快,且死亡率低。
(2)本發明所述的制備方法簡單可靠,使用方便、安全,生產成本低,利于張氏紅山茶規模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闡述。
下述實施例中,紅泥為南方丘陵紅土壤,酸性土壤,pH為4.5-6.0;泥炭土為廣東高要本地泥炭土,主要由沼澤植物殘體構成的疏松堆積物或經礦化而成的腐植物,含有一定的腐植酸和肥力,pH為5-7;塘泥為廣東桑基魚塘模式中魚的糞便和雜質經混合后在淹水條件下被嫌氣微生物分解、發酵而成的一種有機肥料,pH為6.0-7.0。以上基質原料均購自廣州市園科綠化有限公司園林基質廠。
實施例1
一種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的原料及體積份如下:所述紅泥40份,泥炭土20份,塘泥20份,珍珠巖10份,河沙10份。
上述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的配制方法如下:將紅泥、泥炭土、塘泥、珍珠巖和河沙進行消毒,并按上述體積份混合,再用酸堿液調節pH為5.5,相對濕度為60%,即可。
經測定,該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的有機質含量為75.67g/kg,最大持水量532.49g/kg,總孔隙度53.34%,pH值為5.5,電導率(EC)0.24s/cm。
實施例2
一種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的原料及體積份如下:所述紅泥45份,泥炭土25份,塘泥25份,珍珠巖15份,河沙15份。
上述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的配制方法如下:將紅泥、泥炭土、塘泥、珍珠巖和河沙進行消毒,并按上述體積份混合,再用酸堿液調節pH為5,相對濕度為60%,即可。
經測定,該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的有機質含量為95.45g/kg,最大持水量295.38g/ka,總孔隙度41.90%,pH值5,電導率(EC)0.37s/cm。
實施例3
一種張氏紅山茶栽培基質的原料及體積份如下:所述紅泥35份,泥炭土15份,塘泥15份,珍珠巖5份,河沙5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未經廣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2190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