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道威棱鏡反射面軸線與機械回轉軸平行的調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11618.0 | 申請日: | 2013-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177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趙瑋;姜峰;張錦亮;曾波;陳科社;崔曉嵐;胥睿剛;趙瑱;王奇;趙紅軍;張向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2B7/18 | 分類號: | G02B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6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棱鏡 反射 軸線 機械 回轉 平行 調校 方法 | ||
1.一種道威棱鏡反射面軸線與機械回轉軸平行的調校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未安裝道威棱鏡(2-1)的道威棱鏡組件(2)即準道威棱鏡組件放置在已調水平的可調平臺(1)上,反射鏡(6)固定在準道威棱鏡組件(2)的入射端,發射源經緯儀(3)正對準道威棱鏡組件(2)的入射端放置,接收源經緯儀(4)正對準道威棱鏡組件的出射端放置;
所述道威棱鏡組件(2)包括道威棱鏡(2-1)、鏡框(2-2)、兩個軸承(2-3)、鏡座(2-4)、八個螺釘(2-5)和八個壓塊(2-6);所述鏡框(2-2)為長度方向開有方形通孔的圓柱體,在圓柱體的每個內側面的長軸上開有垂直于長度方向的第一半圓形凹槽和第二半圓形凹槽,四個第一半圓形凹槽分布在圓柱體的一個圓周上,四個第二半圓形凹槽分布在圓柱體的另一個圓周上,每個半圓形凹槽中心開有與鏡框(2-2)外表面相通的螺紋孔;所述鏡座(2-4)為帶有平面底座的筒狀體且圓弧頂面上帶有兩個調節孔且兩調節孔的孔距與第一半圓形凹槽和第二半圓形凹槽的距離相對應,所述鏡框(2-2)的兩端分別通過所述軸承(2-3)固連在所述鏡座(2-4)的內孔中;所述壓塊(2-6)為月牙板狀且八個壓塊(2-6)一一對應放置在鏡框(2-2)的八個半圓形凹槽中,所述道威棱鏡(2-1)位于所述鏡框(2-2)的方形通孔中,道威棱鏡(2-1)的光線入射面和光線出射面分別位于鏡框(2-2)的兩個端口處,所述八個螺釘對應擰入所述螺紋孔中并通過抵壓八個壓塊(2-6)而將道威棱鏡(2-1)夾緊;?
第二步,將所述發射源經緯儀(3)調焦至無窮遠,轉動準道威棱鏡組件,在發射源經緯儀(3)的分劃板上出現經反射鏡(6)反射且作圓周運動的發射源經緯儀(3)分劃線的自準像時,通過發射源經緯儀(3)的目鏡觀察該自準像的運動圓心是否與發射源經緯儀(3)分劃板的中心重合,若不重合,則調節發射源經緯儀(3)的方位手輪及俯仰手輪,直至自準像的運動圓心與發射源經緯儀(3)分劃板的中心重合;
第三步,調節接收源經緯儀(4)的方位手輪及俯仰手輪,在接收源經緯儀(4)分劃板上出現發射源經緯儀(3)的十字分劃像時,將接收源經緯儀(4)調焦至發射源經緯儀(3)的十字分劃板上,通過接收源經緯儀(4)的目鏡觀察發射源經緯儀(3)的十字分劃像是否與接收源經緯儀(4)的十字分劃中心重合,若不重合,則調節接收源經緯儀(4)的方位手輪及俯仰手輪,直至發射源經緯儀(3)的十字分劃像成在接收源經緯儀(4)的十字分劃中心;
第四步,從準道威棱鏡組件上取下反射鏡(6),將道威棱鏡(2-1)裝配到準道威棱鏡組件后,轉動道威棱鏡組件(2),在接收源經緯儀4的分劃板上出現發射源經緯儀(3)分劃線經道威棱鏡(2-1)的反射面反射后且作圓周運動的分劃像,通過接收源經緯儀(4)的目鏡觀察該分劃像運動軌跡的直徑是否超出允差范圍并同時觀察該分劃像的像質,若分劃像運動軌跡的直徑超出允差范圍或者分劃像不清晰,則對稱調節所述八個螺釘(2-5),直至該分劃像圓周軌跡的直徑滿足允差要求且像質滿足清晰透亮無拖尾的要求;
第五步,在所述道威棱鏡(2-1)與所述道威棱鏡框(2-2)之間的周邊間隙(2-7)內灌膠固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未經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1161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遠距離分段式真空管路
- 下一篇:一種磨皮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