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一級地區高鋼級輸氣管道高強度水壓試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10999.0 | 申請日: | 2013-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455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閔希華;羅金恒;黃忠勝;楊鋒平;王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12 | 分類號: | G01N3/12;G01M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麗君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一級 地區 高鋼級 輸氣管道 強度 水壓試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道強度試壓方法,特別涉及一種一級地區高鋼級輸氣管道高強度水壓試驗方法。
背景技術
輸氣管道的母材和焊縫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缺陷,管道試壓(水壓或氣壓)的直接目的是發現并修復這些缺陷,以避免這些缺陷在管道運行過程中發生斷裂破壞。管道試壓壓力的高低對缺陷的暴露率有重要影響,試壓壓力越高,缺陷暴露率越高。提高試壓強度的有利之處還在于:在高強度試壓壓力的基礎上,管道投產運行的壓力相對試壓壓力較低,因此運行更安全,且具有一定的潛力提高運行壓力,從而提高輸量。隨著大口徑輸氣管道的大規模建設和高鋼級管材的使用,在保證管道安全運行的前提下,提高運行壓力有極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國外,加拿大CSA?Z662-2007《油氣管道系統》中規定,一級地區,對于X80及以下鋼級的管道,水壓試驗的壓力對應110%管材最小要求屈服強度,X80以上鋼級的管道,水壓試驗的壓力對應107%管材最小要求屈服強度。美國的輸氣管道設計規范ASME?B31.8-2007《輸氣和配氣管道系統》中則規定,水壓試驗最低壓力為100%管材最小要求屈服強度。國內,現行規范(GB50251-2003《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369-2006《油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等)規定:一級地區,強度試驗壓力不得小于設計壓力的1.1倍(設計系數0.72),在高差較明顯的試壓段,需要核算管道低點試壓時所承受的環向應力,其值一般不應大于管材最低屈服強度的0.9倍;對特殊經設計允許,其值最大不得大于0.95倍(目的是為了增加試壓段的高差)。試壓過程中,主要監測壓力值來控制試壓進程。
由上述資料可知,與國外試壓壓力相比,我國在這方面還偏于保守,管道強度試壓壓力還有改進提升空間。隨著大口徑(1219mm),高鋼級(X80)管道的大規模鋪設,試壓壓力的提升顯得更為迫切。但試壓壓力的提高對試壓過程以及對管道本身而言,具有更高的風險,通過何種方法確定試壓壓力、采用多高的試壓壓力,國內一直沒有該方面的詳細研究和報道。進一步,采用較高試壓壓力后,相應的試壓方法是否需要修正,如是否需要采用壓力-容積圖曲線控制試壓進程,如何控制,研究均缺少明確結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最大限度提升試壓壓力、保證管道安全的一級地區高鋼級輸氣管道高強度水壓試驗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一級地區高鋼級輸氣管道高強度水壓試驗方法,包括:
1)根據管材屈服強度統計數據和99%的概率可靠度,確定管道高點最大試壓壓力P1;
2)根據實物屈服強度和管材小試樣屈服強度之間關系,確定管道低點最大試壓壓力P2;
3)根據試壓段高差和所述管道高點最大試壓壓力P1,確定管道低點試壓壓力P低點,若所述管道低點試壓壓力P低點小于或等于所述管道低點最大試壓壓力P2,以高點試壓壓力達到所述高點最大試壓壓力P1組織試壓,否則以低點試壓壓力達到所述低點最大試壓壓力P2組織試壓;
4)給管道注水試壓,利用壓力-容積圖曲線控制升壓進程,至正常情況下的升壓停止條件;
5)管道試壓達到正常情況下的升壓停止條件后,進行穩壓和嚴密性試驗。
進一步地,所述管道高點最大試壓壓力P1計算公式為
式中,μ為該管道的鋼管樣本的屈服強度均值,MPa;σ屈為樣本標準方差,MPa;δ為管道壁厚,mm;D為管道外徑,mm。
進一步地,所述管道低點最大試壓壓力P2計算公式為
P2=1.1P1
進一步地,所述管道低點試壓壓力P低點計算公式為
式中,h為試壓段高差,m;ρ水為水的密度,kg/m3;g為重力加速度,取為10m/s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109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