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水鈣處理方法、復合鈣線及鋼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310108045.6 | 申請日: | 2013-03-29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45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兵;黃生權;蘇雄杰;馮文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鋼集團成都鋼釩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21C7/04 | 分類號: | C21C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譚昌馳;郭鴻禧 |
地址: | 610303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鋼水 處理 方法 復合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鐵冶金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講,涉及一種鋼水鈣處理技術、復合鈣線及鋼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對鋼水進行鈣處理,即對鋼水中殘留的高熔點Al2O3夾雜進行變性處理,形成低熔點的鈣鋁酸鹽,以此來提高鋼水的澆鑄性能。具體地講,可以通過喂線機將鈣線喂入鋼水中,利用底吹氬攪拌,促進冶金反應的進行,將Al2O3脆性夾雜物變成低熔點的鈣鋁酸鹽球型夾雜,有效促進夾雜物的上浮,提高鋼水的潔凈度,可以減輕中間包水口堵塞問題,為連鑄實現低過熱度澆鑄創造條件。鈣處理還可以避免形成長條狀的硫化物夾雜,改善鋼的各向異性。
在進行鋼液鈣處理時,由于金屬鈣的熔點低(838℃),沸點也低(1450℃),在鋼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加入的鈣很容易汽化而損失,同時鋼包的底吹氬也將影響鈣處理的效果。
目前,國內大多數廠家采用鈣線對鋼液進行鈣處理工藝,現有的鈣處理所采用的鈣線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鈣合金包芯線(例如,硅鈣線),一般由鋼殼包裹填充合金粉末組成,由粉劑(例如,硅鈣粉)組成的包芯線在鈣處理過程中容易出現斷線、漏粉的現象,達不到高溫鋼水深部,采用這種鈣線的鈣處理工藝鈣的收得率低、不穩定、波動大,鈣處理效果不理想。另一種是實芯純鈣線,即采用厚鋼殼包裹的高密度實芯純鈣棒,這種鈣線為實芯線,且線質較硬,喂線時不跑偏,能夠將鈣喂入鋼水的較深的部位,使鈣在鋼水中停留的時間較長,鈣的收得率提高。但是該實芯鈣線在進行鈣處理時,鋼液噴濺強度比硅鈣包芯線強烈,對鋼包的凈空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看出,現有的實芯純鈣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鈣的收得率,但是,由于其未考慮底吹氬對鋼液鈣處理效果的影響,鈣的收得率波動大,鋼液噴濺強烈,鋼液易溢出包外,對人員的安全也構成了威脅,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同時噴濺強烈導致鋼液吸氣,鋼的質量也存在隱患。
因此,亟需一種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的鋼水鈣處理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一個或多個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鋼水鈣處理方法、復合鈣線及鋼的制作方法,在鋼水精煉過程中使用本發明能夠將鈣快速帶入鋼液較深的部位,延長了鈣在鋼液中的停留時間,強化了鈣處理的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鋼水鈣處理方法。所述鋼水鈣處理方法為在底吹氬的供氣模式下,以向鋼水喂鈣線的方式對鋼水進行鈣處理,并控制所述鈣線的喂入位置在距離鋼液面上裸露區域邊緣200~350mm處。
根據本發明的鋼水鈣處理方法的一個實施例,可將底吹氬的強度控制為1.0~1.8L/min·t鋼。
根據本發明的鋼水鈣處理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鈣線的喂入速度可以為100~120m/min。
根據本發明的鋼水鈣處理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鈣線可以為純鈣線、鐵鈣線、硅鈣線或復合鈣線。
根據本發明的鋼水鈣處理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復合鈣線可以包括內層的純鈣線、外層的鋼殼和填充在內外層之間的硅鐵粉。
根據本發明的鋼水鈣處理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復合鈣線的總重量不低于320g/m;所述內層的純鈣線的重量不低于60g/m,且所述純鈣線按重量百分比計含有95%以上的鈣;所述填充在內外層之間的硅鐵粉的重量不低于80g/m,且所述硅鐵粉按重量百分比計含有70%以上的硅。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復合鈣線,所述復合鈣線包括內層的純鈣線、外層的鋼殼和填充在內外層之間的硅鐵粉。
根據本發明的復合鈣線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復合鈣線的總重量不低于320g/m;所述內層的純鈣線的重量不低于60g/m,且所述純鈣線按重量百分比計含有95%以上的鈣;所述填充在內外層之間的硅鐵粉的重量不低于80g/m,且所述硅鐵粉按重量百分比計含有70%以上的硅。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鋼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初煉鋼水;在將初煉后的鋼水出鋼至鋼包的過程中向鋼包加入預脫氧劑;在鋼包精煉爐中精煉鋼水;并采用上述的鋼水鈣處理方法對鋼水進行鈣處理。
根據本發明的鋼的制作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鈣處理步驟之后軟吹氬10min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鋼集團成都鋼釩有限公司,未經攀鋼集團成都鋼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080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