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道檢測方法、基站和用戶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06819.1 | 申請日: | 2011-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99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明宇;陳小波;馬瑞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5/00 | 分類號: | H04L5/00;H04L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道 檢測 方法 基站 用戶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道檢測方法、基站和用戶設備。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基站向用戶設備(User?Equipment?UE)發送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指令;UE根據該指令向基站發送SRS;基站檢測到SRS,就能夠獲知從UE到基站的上行信道信息,從而便于基站的調度。
一般來說,基站發送的探測參考信號指令與UE發送的探測參考信號是一一對應的關系,然而,如果基站發送的探測參考信號指令被承載在某個指令集合中,當該指令集合的發送較為頻繁時,會導致UE頻繁地發送探測參考信號,這樣會造成UE占用較多資源發送探測參考信號,造成開銷較大。例如,基站發送的探測參考信號指令被承載在通知UE發送數據的指令集合中,當基站需要通知UE頻繁發送數據的時候,同時會導致UE頻繁地發送探測參考信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信道檢測方法、基站和用戶設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信道檢測方法,包括:
在至少兩個傳輸時間間隔,向用戶設備發送探測參考信號指令,每個傳輸時間間隔對應一個探測參考信號指令;
確定反饋傳輸時間間隔,所述至少兩個傳輸時間間隔對應的探測參考信號指令確定相同的反饋傳輸時間間隔;
在所述確定的反饋傳輸時間間隔,接收所述用戶設備根據探測參考信號指令中的一個反饋的探測參考信號。
一種信道檢測方法,包括:
在至少兩個傳輸時間間隔,接收基站發送的探測參考信號指令,每個傳輸時間間隔對應一個探測參考信號指令;
確定反饋傳輸時間間隔,所述至少兩個傳輸時間間隔對應的探測參考信號指令確定相同的反饋傳輸時間間隔;
在所述確定的反饋傳輸時間間隔,根據探測參考信號指令中的一個反饋探測參考信號。
一種基站,包括:
第一收發模塊,用于在至少兩個傳輸時間間隔,向用戶設備發送探測參考信號指令,每個傳輸時間間隔對應一個探測參考信號指令;
第一確定模塊,用于根據第一收發模塊發送探測參考信號指令的傳輸時間間隔確定反饋傳輸時間間隔,所述至少兩個傳輸時間間隔對應的探測參考信號指令確定相同的反饋傳輸時間間隔;
所述的第一收發模塊,還用于在第一確定模塊確定的反饋傳輸時間間隔,接收用戶設備根據探測參考信號指令中的一個反饋的探測參考信號。
一種用戶設備,包括:
第二收發模塊,用于在至少兩個傳輸時間間隔,接收基站發送的探測參考信號指令,每個傳輸時間間隔對應一個探測參考信號指令;
第二確定模塊,用于確定反饋傳輸時間間隔,所述至少兩個傳輸時間間隔對應的探測參考信號指令確定相同的反饋傳輸時間間隔;
所述第二收發模塊,還用于在第二確定模塊確定的反饋傳輸時間間隔,發送根據探測參考信號指令中的一個反饋探測參考信號。
基站在在至少兩個傳輸時間間隔,都發射探測參考信號指令時,用戶設備根據其中一個探測參考信號指令在反饋時間間隔反饋探測參考信號,可以節省通信資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數據塊與時間間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SRS指令與SRS發送時刻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部分信道檢測方法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設備部分信道檢測方法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確定反饋傳輸時間間隔的方法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設備確定反饋傳輸時間間隔的方法流程圖;
圖8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基站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用戶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實施例6、7中基站部分信道檢測方法流程圖;
圖12為實施例6、7中用戶設備部分信道檢測方法流程圖;
圖1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基站結構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用戶設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信道檢測方法進行詳細描述。該信道檢測方法包括基站部分和用戶設備部分。如圖3所示,基站部分信道檢測方法,包括:
一種信道檢測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068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消泡式發酵罐
- 下一篇:脈沖激光在共軛聚合物表面制備條紋結構的方法和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