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均勻下料粉體流冷卻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00335.6 | 申請日: | 2013-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63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韓軍;王鳳林;孫文浩;劉永超;王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廣廈環能科技有限公司;廊坊廣廈新源石化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9/00 | 分類號: | F28D9/00;F28F9/22;B02C4/02;B02C4/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均勻 下料粉體流 冷卻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粉粒狀物料的換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均勻下料粉體流冷卻器。
背景技術
粉體冷卻器是一種用于冷卻粉粒體的換熱裝置,常用的粉體冷卻器包括進料箱、冷卻箱和出料箱,粉料體自進料箱進入冷卻器中,在冷卻箱中進行換熱冷卻,完成冷卻后自出料箱出料。
粉粒體在進入粉體冷卻器之前一般為高溫狀態,在通過溜管等輸送管道時容易結塊。結塊大小可達到10-30mm。這些塊狀物的生成使得換熱器的效率下降,并且在進入冷卻器內后容易造成板片間流體的堵塞,使得換熱器不能正常運行,需要經常停車清掃。
同時普通粉體換熱器在進料箱堆積,經過料箱分布后進入換熱板箱。但是由于固體流體的運動特性的影響,物料容易在板箱出現布料不均勻的狀態,使得換熱器效率下降。較大的物料結塊容易對換熱板片造成堵塞,甚至有些大的結塊根本無法進入到冷卻箱中進行冷卻,直接堵塞在進料箱中。
因此為了提高換熱效率,以及減少設備的停車清理,提供一種能夠均勻下料,并且能夠減少結塊物料進入冷卻箱的粉體冷卻器是十分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設計一種可以布料、破碎的粉體冷卻器,能夠將進料箱內的物料均勻的分布到冷卻箱中各個換熱板片之間,并且能夠將進料箱中由于聚結而無法進入冷卻箱的物料破碎使其能夠進入冷卻箱。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均勻下料粉體流冷卻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進料箱、冷卻箱和出料箱;
所述進料箱頂部設置有進料管道,進料箱中設置有布料板以及布料滾筒組,所述布料板設置在所述進料管道下方所述布料滾筒組上方,所述布料滾筒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設置的滾筒,所述滾筒與滾筒之間留有下料間隙,所述布料滾筒組遠離所述布料板的一端設置有一對碎料輥;
所述冷卻箱上設置有冷卻水進水管和冷卻水出水管,所述冷卻箱內設置有換熱板片;
所述出料箱內設置有分布器,所述出料箱通過撓性接頭連接出料斗,所述出料斗底部設置有出料口。
優選的,所述滾筒與滾筒之間的間隙為3~5㎜。滾筒之間的間隙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為了物料保證盡可能的均勻分布,滾筒之間的間隙應選取較小值。
優選的,兩碎料輥之間的間隙為5~10㎜。碎料輥采用表面帶有溝紋的槽面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兩碎料輥分別連接一臺減速電機。碎料輥由于需要擠壓物料實現破碎,容易造成卡死的顯現,每個碎料輥單獨采用一臺減速電機能夠更靈活的調整碎料輥的轉動,減少卡死現象的產生。
進一步的,所述布料滾筒組通過一臺減速電機驅動,滾筒與滾筒之間通過傳動帶連接。通過帶傳動能夠減少在運動過程中的機械振動,同時由于傳動帶具有一定的張力,在滾筒間間距發生小范圍變化時對傳動效果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進一步的,所述滾筒由進料管道處至碎料輥處高度逐漸降低。使滾筒組由進料管至碎料輥處形成一定的向下傾斜角度,能夠減小物料在進料管處的堆積,便于物料的均勻分布。
進一步的,所述布料滾筒以及碎料輥通過軸承座安裝在所述進料箱中,所述軸承座固定安裝在所述進料箱的側壁上。
進一步的,所述換熱板片下部連接有與所述冷卻水進水管連接的下支管,所述換熱板片上部連接有與所述冷卻水出水管連接的上支管。
進一步的,所述進料箱頂部設置有物位計,所述物位計連接電控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出料箱與出料斗之間通過槽鋼連接,所述槽鋼上設置有振動電機,所述振動電機與電控器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能夠均勻的分布物料至各個換熱板片之間,使其與換熱板片充分接觸,提高換熱效率;能夠粉碎在進入冷卻箱之前發生聚結的物料,減少對換熱板片間隙造成堵塞的可能性。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均勻下料粉體流冷卻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布料滾筒布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軸承座布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布料滾筒布置結構平面圖。
圖5為出料箱結構示意圖。
圖6為換熱板片結構示意圖。
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廣廈環能科技有限公司;廊坊廣廈新源石化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廣廈環能科技有限公司;廊坊廣廈新源石化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003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