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升降觸控板的筆記本電腦及其所適用的觸控板升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098710.8 | 申請日: | 2013-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630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林則禎;蔡義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趙根喜;呂俊清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升降 觸控板 筆記本電腦 及其 適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筆記本電腦,尤關于一種具有可升降觸控板的筆記本電腦及其所適用的觸控板升降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腦科技以及行動通訊技術的發展,筆記本電腦相較于桌上型電腦具有方便攜帶及體積輕巧的優點,因此筆記本電腦的使用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請參閱圖1,其為現有筆記本電腦的外觀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筆記本電腦1均具有一觸控板11(Touchpad),主要供使用者作為操控鼠標指標的用途,但是由于觸控板11(Touchpad)為內建固定的形式,因此可使用的區域有限,且因生產成本的考量,一般觸控板11均具有觸控解析度低及靈敏度不佳的缺點,無法達到并滿足使用者替代鼠標的需求,使得目前使用者通過外接鼠標來操控筆記本電腦1運作,而觸控板11則僅作為緊急用途使用。
再者,因智能型手機的流行,使得手機的電容式觸控屏具有高解析度及高靈敏度,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通過觸控板使手機可拆卸地組裝于筆記本電腦中的具有可升降觸控板的筆記本電腦及其所適用的觸控板升降方法,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可升降觸控板的筆記本電腦及其所適用的觸控板升降方法,以解決現有筆記本電腦的觸控板因功能單一、觸控解析度低及靈敏度不佳,無法達到并滿足使用者替代鼠標的需求,而僅作為緊急用途使用的缺點。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較廣義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筆記本電腦,至少包含:一機殼本體,具有一容置槽;一觸控板,設置于該容置槽中;一電路組件,設置于該機殼本體內;以及多個開關元件,設置于該電路組件及該觸控板之間,其與該電路組件電連接,且每一該開關元件具有與該觸控板相連接的一切換單元,以控制該觸控板運作于一致能模式或是一失能模式;其中,于該觸控板受一外力按壓時,該觸控板及該切換單元垂直下降,以于該容置槽中形成一容收部,該切換單元控制該觸控板切換至該失能模式,而該容收部供容置一電子裝置,以使該電子裝置與該電路組件信號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觸控板升降方法,適用于一筆記本電腦,該筆記本電腦具有一機殼本體、一電路組件、多個開關元件,該機殼本體具有一容置槽,該多個開關元件設置于該電路組件及該觸控板之間,且與該電路組件電連接,每一該開關元件具有與該觸控板相連接的一切換單元,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a:以一外力按壓該觸控板,使該觸控板及該切換單元垂直下降,并于該容置槽中形成一容收部;
步驟b:該切換單元控制該觸控板由一致能模式切換至一失能模式,且將一電子裝置容置于該容收部中,以使該電子裝置與該電路組件信號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筆記本電腦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筆記本電腦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B為圖2A所示的觸控板下降至第二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C為一電子裝置組裝于圖2B所示的筆記本電腦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3A為圖2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B為圖2B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C為圖2C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A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筆記本電腦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B為圖4A所示的觸控板下降至第二位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C為一電子裝置組裝于圖4B所示的筆記本電腦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觸控板升降方法的流程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筆記本電腦:1、2
觸控板:11
機殼本體:21
容置槽:211
上表面:212
容收部:213
觸控板:22
卡固槽:221
貫穿通道:222
開關元件:23
切換單元:231
彈性元件:232
印刷電路板:24
接觸墊:241
電子裝置:3
觸控熒幕:31
接觸墊:32
導接腳:41
第一位置:A
第二位置:B
觸控板升降步驟:S51~S53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87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