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脹殼倒楔式可注漿錨桿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98519.3 | 申請日: | 2013-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30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徐雪戰;劉萬榮;孟祥瑞;趙光明;徐衛責;王向前;高召寧;彭超;王應帥;董永;葉春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D21/00 | 分類號: | E21D21/00;E21D20/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脹殼倒楔式可注漿錨桿 | ||
1.一種新型脹殼倒楔式可注漿錨桿,由錨桿桿體(1)、脹殼式錨固頭(2)、倒楔式外套(3)、傳動環(4)、止漿塞(5)、錨固墊板(6)、螺母(7)、螺母墊片(8)等幾部分組成;其特征:脹殼式錨固頭(2)與錨固墊板(6)分別位于錨桿桿體(1)的兩端,并通過螺母(7)、螺母墊片(8)固定;倒楔式外套(3)套在錨桿桿體(1)外部,傳動環(4)底端的空心圓盤(24)置于倒楔式外套(3)內部,頂端的金屬圓環(25)與脹殼式錨固頭(2)接觸;止漿塞(5)套在錨桿桿體(1)的下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脹殼倒楔式可注漿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桿桿體(1)為一中空且表面具有左螺旋螺紋的桿體結構,其特點為:錨桿桿體空腔(11)與桿體的底部斷面(14)相連,桿體的上下兩端為螺紋間距較為緊密細左旋螺紋(10),中間為螺紋間距較寬的粗左旋螺紋(9)并分別與配套的螺母螺紋相匹配,桿體的中上部有兩個縱向開口槽(12),開口槽(12)與錨桿桿體空腔(11)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脹殼倒楔式可注漿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脹殼式錨固頭(2),為一上小下大的中空圓臺形結構,內部固定一個與桿體頂端細左旋螺紋(10)相匹配的細螺紋螺母(17);在脹殼式錨固頭(2)上,有兩條與脹殼式錨固頭(2)側面相垂直的開口槽(15),開口槽(15)將錨固頭分為四個獨立的瓣片結構(1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脹殼倒楔式可注漿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楔式外套(3),套在錨桿桿體(1)的外部,其兩端分別固定有和桿體中間粗左旋螺紋(9)相匹配的粗螺紋螺母(21),并可通過旋擰與桿體產生相對滑動;倒楔式外套(3)的外表面為倒鋸齒狀凹槽(18),所述的倒鋸齒狀凹槽(18)環向分布于倒楔式外套(3)的外表面;同時,倒楔式外套(3)的外表面均勻分布有圓形溢漿孔(19),所述溢漿孔(19)與倒楔式外套的內腔(20)相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脹殼倒楔式可注漿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環(4),由置于倒楔式外套(3)內部的空心圓盤(24)、緊靠在脹殼式錨固頭(2)上的金屬圓環(25)和螺桿(26)等三部分組成;其結構為:空心圓盤(24)通過兩根螺桿(26)與金屬環(25)相連接形成;所述空心圓盤(24),外邊沿緊靠于倒楔式外套(3)的內腔壁,圓盤的中心圓孔恰能滿足錨桿桿體(1)通過。
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種新型脹殼倒楔式可注漿錨桿安裝時,首先通過錨桿鉆機對破碎、松散等待支護的圍巖沖擊鉆孔,當鉆孔完成時,通過人力或錨桿安裝機將本發明頂入錨桿鉆孔內,使孔壁與倒楔式外套(3)摩擦產生初始錨固力;在錨固較為破碎或松散的圍巖時,可通過旋擰錨桿桿體(1),使桿體進一步向圍巖內部滑動,強化巷道圍巖強度的同時,提高了圍巖的承載能力;緊接著,安裝止漿塞(5),并通過錨固墊板(6)、螺母(7)作為鎖定部件,將錨桿鎖定;緊接著排氣→注漿,漿液通過中空桿體上的縱向開口槽(12)注入到倒楔式外套(3)的中空內腔內;傳動環(4)受倒楔式外套內腔(20)內漿液壓力的作用向前移動,迫使脹殼式錨固頭(2)上的四個瓣片結構(16)脹開,倒刺人錨桿壁四周巖石;同時,另有部分漿液通過倒楔式外套(3)上的溢漿孔(19)溢出到錨桿四周的巖石縫隙內,實現了對破碎、松散圍巖的粘結錨固;另外,也達到了錨桿注漿均勻、飽滿的效果,解決了錨桿上向錨固安裝,注漿困難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851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箱拉絲機過線輪改造結構
- 下一篇:清潔球雙拉絲打球組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