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樓中污水處理及立體綠化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98063.0 | 申請日: | 2013-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304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曉川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A01G9/02;A01G2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121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處理 立體綠化 系統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樓中的污水處理及屋頂樓臺上的立體綠化利用中水,它集建筑節能與綠化、污水處理與利用多為一體,由污水沼氣化能源利用系統、污水資源利用系統及建筑屋頂綠化系統所組成的樓中污水處理及立體綠化系統。
(二)、背景技術
2011年9月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立體綠化小組在北京成立,標示著中國建筑正朝向綠色建筑的發展方向轉型,建筑節能與低炭城市的轉型發展迫在眉睫。據2012年1月29日《經濟日報》題為“立體綠藝把大自然帶回城市”報道:在全球,大城市能耗占全世界總量的75%,大城市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溫室氣體排放全球總量的80%。在中國,房屋總面積已超過400億平方米,每年有1000多萬人從農村轉移到城市,每年新建建筑達20億立方米……城市轉型發展迫在眉睫。低炭生態城正成為城市轉型發展的全球共識和時代主體。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城市綠化越來越受到重視。2011年,北京提出將在“十二五”期間大幅度提升城市空間立體綠化。然而,城市空間立體綠化,確保植物生長,水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決定因素。尤其是特定的建筑環境空間,特定的植物生長條件,也就是說樓層建筑混凝土上極有限的植被(土層),如何保證植物生長必需的水份和養份,它已成為阻礙大幅度提升城市空間立體綠化的一大難題。目前的現狀是這樣:一方面城市空間立體綠化的植物生長需要水份和養份,另一方面每幢建筑物都有大量的污水排放,水污染仍是現實的重大問題。事實上,污水是一種資源,它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可利用生物發酵產生沼氣,它是一種潔凈的可再生能源,剩余的污泥還是植物的有機肥料。污水發酵處理后流出的是富營養化的滅菌、無臭、無味的水,它不但是無土栽培蔬菜的營養液,而且還是城市空間立體綠化不可缺少的養份和水份。如農村沼氣,早在1985年美國舉辦的世博會中國館展示,工程技術上已比較成熟,并取得了可觀的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在高層建筑樓中更方便、有效、經濟的污水資源化處理再利用的解決方案;也沒有一種更方便、有效、經濟的,能直接為建筑高樓立體綠化植物生長需要提供水份和養份的解決方案;更沒有一種在高層建筑樓中建造沼氣化處理污水的實例。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高樓中處理污水和高樓中立體綠化利用污水的樓中污水處理及立體綠化系統。
為止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樓中污水處理及立體綠化系統包括污水沼氣化能源利用系統、污水資源利用系統及建筑屋頂綠化系統;污水沼氣化能源利用系統包括發酵罐上與帶安全控制閥管道的沼氣罐相連通,收集利用沼氣;污水資源利用系統包括集水罐的進水口端與發酵罐相連通,出水口端連接帶閥門開關的水管將水排入建筑屋頂植物綠化地,集水罐頂端設有溢流管,收集利用沼液;建筑屋頂綠化系統包括建筑屋頂樓臺、防水層、人造土層植被和排水管,建筑屋頂植物綠化地吸收沼液的養份和水份。
樓中污水處理及立體綠化系統是一種集建筑生態工程方法、建筑節能工程方法、環境綠化工程方法多為一體的綠色建筑系統工程,其基本原理是在高樓中直接將污水通過生物發酵沼氣化后,利用建筑的高差,分散排放到屋頂樓臺的人造植物綠化地上、墻體上等立體綠化,利用土壤與植物吸收分解凈化污水,最后滲流出的水通過雨水管道流到地面,再次為植物綠地提供水份和養份。形成“污水-沼氣-植物-清水”的良性循環系統,獲得的是干凈的水源、清潔的能源、綠化的環境和新鮮的空氣。發酵產生的沼氣,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延延不斷地提供熱能,為最佳最經濟的建筑節能工程項目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曉川,未經王曉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80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