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與車身相連的副車架硬連接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097336.X | 申請日: | 2013-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30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蔣瑋;黃震宇;談軍;毛宇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4/00 | 分類號: | B62D2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學兵 |
| 地址: | 20012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車身 相連 車架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副車架,尤其涉及用于與車身相連的副車架硬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副車架總成是汽車底盤系統中的重要安全件和承載件,其強度、剛度、疲勞、NVH性能(噪聲、振動和聲振粗糙度或沖擊特性)等都有極高的要求,承受著汽車行駛中的轉向、制動和垂直載荷。副車架的強度、剛度、疲勞、NVH性能等直接影響到整車的安全性、乘坐舒適性等。
傳統的副車架總成與車身連接的方式有軟連接和硬連接,前者通過橡膠襯套或液壓襯套等緩沖零件與車身相連,后者與車身直接連接,并在連接面上增加帶壓花的凸臺以提高副車架總成與車身之間的摩擦力。傳統的副車架總成1是硬連接方式如圖1所示,前車身連接點設有一帶臺階的套管10,后車身連接點在副車架本體上設有一圓形凸臺11,套管10和凸臺11的連接面上帶有輻條式壓花設計,以增加貼合面的摩擦力。硬連接結構具有低成本優勢,在車輛的行駛過程中容易出現異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與車身相連的副車架硬連接結構,以提高汽車底盤系統的NVH性能。
為實現所述目的的用于與車身相連的副車架硬連接結構,包括與車身相連的后車身連接點,其中,在該后車身連接點設置與車身摩擦接觸的、強度在800MPa以上的高強度鋼板,該高強度鋼板上布置有多個小孔,以增強表面粗糙度的同時減輕該高強度鋼板的重量。
所述的副車架硬連接結構,其中,所述高強度鋼板的中部形成有安裝孔,該安裝孔的大小與副車架在該后車身連接點的加強套管的內孔一樣,并且該安裝孔的邊緣形成有翻邊,該高強度鋼板是通過壓裝方式將所述翻邊卡入所述安裝孔。
所述的副車架硬連接結構,其中,該安裝孔的邊緣形成有兩對稱的所述翻邊。
前述技術方案采用帶孔的高強度鋼板替代壓花凸臺的副車架總成,其整車NVH性能得到提高,同時該結構能有效避免售后維修,降低車輛的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傳統硬連接結構的副車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硬連接結構的副車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高強度鋼板的主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高強度鋼板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副車架2的車身前連接點20采用傳統的硬連接結構,即為帶臺階的套管,接觸面帶壓花。副車架2的后車身連接點21處取消帶壓花的凸臺結構,改為在連接處壓裝一帶許多小孔的墊片21。
墊片21一般為強度在800MPa以上的高強度鋼板,其結構如圖3和圖4所示,在墊片21上布置若干個小孔212,增加表面粗糙度的同時實現輕量化。該墊片21的形狀和大小由整車在此處所允許的裝配空間決定,一般比傳統設計增加一倍左右的貼合面積,從而提高副車架與車身之間的摩擦力。在墊片21的中部設計了一個安裝孔210,安裝孔210的大小與副車架2在此處的加強套管22的內孔一致,并且安裝孔210上形成了兩個對稱的翻邊213。
墊片21與副車架的連接是通過壓裝方式將墊片21上設計的翻邊213卡在副車架在此處的加強套管22的內孔壁上實現的,整車裝配后該墊片21被布置在副車架與車身之間。
前述實施例的硬連接結構其NVH性能與傳統的軟連接結構基本一致,而單車成本較低,同時由于其墊片的高強度特性,在車輛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磨損過度及損壞,避免了售后維修。
實際設計中,由于副車架的結構特點,其本體結構較為復雜,一般只能選用中強度鋼板作為本體材料,而后車身連接點處設有的凸臺11的面積受副車架及車身安裝位置的結構及其凸臺11的沖壓工藝限制不會過大,因而在副車架后連接點與車身之間產生的摩擦力有限,整車的NVH性能較差,
對副車架總成的NVH認可主要是根據廠家內部的整車NVH專項道理試驗標準進行,即在指定的道路類型、車速下進行路試,在規定的里程范圍內不發生NVH的異響,NVH的評價是采用主觀評價方式。
圖1所示的傳統設計本體帶壓花的凸臺結構,其副車架總成在NVH路試中只達到70%左右的里程后即出現明顯異響,經分析為凸臺11的壓花在行駛過程中發生磨損,導致副車架與車身之間摩擦力減少,出現異響。
前述實施例通過增加采用高強度鋼板的帶孔(通過打孔的方式改變表面粗糙度提高摩擦力)的墊片,有效提供了副車架與車身連接處的摩擦力的同時提高連接強度,避免整車使用過程中因零件早期磨損而導致連接處摩擦力不足引起NVH噪音而產生失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733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