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軌枕靜載試驗機的校準工具及校準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96668.6 | 申請日: | 2013-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56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梁新禮;江傳濤;雷運華;吳克強;左少華;劉智;陸畢東;陳紅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大橋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25/00 | 分類號: | G01L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劉淑敏 |
| 地址: | 430101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枕 試驗 校準 工具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軌枕靜載試驗機軌中荷載校準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軌枕靜載試驗機的校準工具及校準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預應力混凝土軌枕軌中靜載試驗多采用的是兩個壓力傳感器的合力來檢測軌枕荷載值,然而大多數(shù)試驗機要校準兩個傳感器的合力,都存在一定困難,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由于試驗機的升降裝置為一個位置介于兩個壓力傳感器之間的起升油頂,如果單側校準,則起升油頂很有可能處于偏心受壓狀態(tài),對起升油頂會形成損傷;二是單側校準時,每個傳感器都對應有一個標定系數(shù),即使單側兩個傳感器都分別校準了,很多時候再檢測合力卻不在允許范圍。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軌枕靜載試驗機的校準工具及校準方法,能夠有效對形成軌中合力的兩個壓力傳感器進行精確對位,并在合力狀態(tài)下分別校準兩個傳感器,有效解決校準單側傳感器時起升油頂偏心受壓的狀況。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軌枕靜載試驗機的校準工具,所述校準工具主要包括兩個定位塊1、一頂板2、一底板3和三塊肋板4;其中,所述校準工具工作面間凈距為500±0.5mm;所述校準工具的四周刨平,以底板3底面為基準加工兩個基準面,以保證各工作面之間的平行度和高差。
其中:所述校準工具橫向中間截面和縱向中間分別刻有一圈永久性對稱線。
一種軌枕靜載試驗機的校準方法,包括:
A、啟動靜載試驗機控制系統(tǒng)和油泵進行預熱,同時準備好該校準工具及固定所述校準工具的兩根扁擔13、四根扁擔拉桿14、配套的拉桿螺母15及標準傳感器8;
B、將所述靜載試驗機的左、右兩個上支座9分別卡在所述校準工具左、右兩個定位塊1之間,用扁擔13、扁擔拉桿14、配套的拉桿螺母15對所述檢測工具進行初步固定,并留一點間隙,保證上支座9和定位塊1之間有一定的相對活動量;然后將所述校準工具縱向對稱線和上支座9兩側的對稱線初步對齊;
C、進行精確對位,使兩個上支座9的內側面和所述校準工具定位塊1的內側面緊密貼合,再用鋼直尺分別檢查左右兩個上支座間距,確保所需要的固定間距;精調所述校準工具縱向對稱線和上支座9兩側刻有的中線,直至完全對齊,完成后再緊固拉桿螺母15,使本工具和上支座9之間產(chǎn)生一定的預緊力;同時通過分別調整拉桿螺母15的預緊力,使底板3的底面和試驗機上托12底面平行;
D、將標準傳感器8置于中間下支座7上,使其頂端球形部分的中點和所述校準工具底板3上刻有的兩條縱、橫向對稱線的交點重合;用鋼直尺檢查標準傳感器8距中間下支座7各個側面的距離,確保傳感器置于中心位置;
E、啟動試驗機預加負荷,直至最大校準負荷合力,然后卸荷回零;
F、將標準傳感器8置零,將試驗機左右壓力傳感器11分別置零,以消除預緊力,然后將油泵的供油速度調至合適;
G、進入試驗機的校準狀態(tài),選擇左傳感器校準;
H、加載至標準傳感器8顯示為60KN時暫停,并通過修改標定系數(shù)或力值的方式將左側壓力傳感器11的力值標為30KN;然后繼續(xù)加載,用同樣的方法將傳感器力值依次標為60KN、90KN、120KN、150KN
I、回油后,選擇右傳感器校準,用同樣的方法校準右側壓力傳感器11。
步驟I后進一步包括:待左右兩個傳感器都校準后,退出校準狀態(tài),進入試壓狀態(tài)對左右兩個壓力傳感器11的合力進行檢驗。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軌枕靜載試驗機的校準工具及校準方法,具有以下優(yōu)點:
采用本發(fā)明的校準工具和校準方法,能夠有效對形成軌中合力的兩個壓力傳感器進行快速、精確對位,大大提高校準效率,同時由于是在合力狀態(tài)下分別校準兩個傳感器,能夠有效的解決校準單側傳感器時起升油頂5偏心受壓的的狀況,合力檢驗時的準確性得到很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軌枕靜載試驗機的校準工具的正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軌枕靜載試驗機的校準工具的左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軌枕靜載試驗機的校準過程示意圖。
【主要部件/組件符號說明】
1:定位塊
2:頂板
3:底板
4:肋板
5:起升油頂
6:試驗機底托
7:下支座
8:標準傳感器
9:上支座
10:球鉸
11:壓力傳感器
12:試驗機上托
13:扁擔
14:扁擔拉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大橋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鐵大橋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66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投影機電動吊裝架
- 下一篇:一種無源驅動垂直定向液晶顯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