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式跨騎型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96249.2 | 申請日: | 2013-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92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渡邊高登;稻泉英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K11/00 | 分類號: | B62K11/00;B60K1/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運樸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跨騎 車輛 | ||
1.一種電動式跨騎型車輛,其特征在于,具備:
行李箱(23),其配置在乘客所就座的座席(3)的下方;
蓄電池箱(14),其在內部收納有蓄電池,且配置在所述行李箱(23)的下方;
車身框架(F),其具有從供乘客放置腳的腳踏式底板(4)的車寬方向兩側的后端部分向車身后部上方側延伸的框架構件(9),且在該框架構件(9)的與所述行李箱(23)的兩側的側部下方對應的部位突出設有支承托架(26);
行李安裝支架(25),其配置在所述行李箱(23)與所述蓄電池箱(14)之間而支承所述行李箱(23)的載荷,并且在與所述支承托架(26)對應的部位突出設有固定凸緣(25c),
在所述蓄電池箱(14)的兩側的側部突出設有夾裝在所述支承托架(26)與所述固定凸緣(25c)之間的卡止凸緣(27a、28a),
所述支承托架(26)和所述固定凸緣(25c)以在兩者之間夾入了所述卡止凸緣(27a、28a)的狀態下,經由軸環(34)而相互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式跨騎型車輛,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電池箱(14)具備:向上方開口的箱主體(27);能夠開閉地安裝在該箱主體(27)的上部的箱罩體(28),
所述卡止凸緣(27a、28a)形成在所述箱主體(27)和所述箱罩體(28)這兩方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式跨騎型車輛,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電池箱(14)中的至少所述卡止凸緣(27a、28a)由樹脂材料形成,
在所述卡止凸緣(27a、28a)上形成有供所述軸環(34)插入的貫通孔(32、33),
在所述軸環(34)中插入有對所述支承托架(26)和固定凸緣(25c)進行緊固固定的緊固構件(29)的軸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式跨騎型車輛,其特征在于,
所述軸環(34)由高剛性構件形成。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式跨騎型車輛,其特征在于,
與所述蓄電池箱(14)內的蓄電池連接的車輛驅動用的電動機(5)相對于車輛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線(Cw)配置在車輛的寬度方向上的一側,
與所述蓄電池箱(14)內的蓄電池連接的大型電裝部件(37)相對于所述中心線(Cw)配置在所述行李箱(23)的側部中的、車輛的寬度方向上的另一側區域。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式跨騎型車輛,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車身框架(F)的車寬方向兩側的框架構件(9)之間配置有從所述腳踏式底板(4)的后端部的附近向車身后方側延伸而對所述蓄電池箱(14)的底部進行支承的側框架(15),在所述側框架(15)上安裝有對擺臂(19)進行樞軸支承的樞軸板(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624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