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吊頂板及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95599.7 | 申請日: | 2013-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9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榮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榮森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E04F1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上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吊頂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吊頂板,特別涉及一種改性吊頂板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吊頂板是由石英粉、石灰、水泥、石棉通過一定工序制成,存在著防水性差、抗沖擊性能差等缺點。普通吊頂板吸水率高達30%左右,而且飽水后的吊頂板抗折強度下降了50%左右。此外,對吊頂板來說,一旦吸水,其導熱系數將急劇上升,給制品的存放、包裝、運輸及現場堆放都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也限制了其應用范圍。如能對吊頂板進行改性,使其具有防水性和較高的抗沖擊性能、抗壓抗折強度等,可以推廣應用到建筑非承重的墻體等,前景勢必廣闊。
水性丙烯酸樹脂能與水泥、石灰、石膏等常用的水性膠結物配合,提高強度、韌性和防水性。
硅藻土是一種生物成因的硅質沉積巖,主要由古代硅藻遺體組成,其化學成份主要是SiO2,含有少量Al2O3、Fe2O3、CaO、MgO、K2O、Na2O、P2O5和有機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物理性能好的吊頂板。
為此,本發明提供的吊頂板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硅藻土33份~35份,電石渣24份~26份,水泥8份~10份,耐堿玻璃纖維11份~13份,水性丙烯酸樹脂8份~10份,水10份~12份。
水泥采用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硅藻土細度為200目以上,耐堿玻璃纖維長度小于5cm,電石渣中有效鈣量在70%以上。
本發明采用水性丙烯酸樹脂對吊頂板進行改性,是將水性丙烯酸樹脂代替生產過程中的一部分水,使它能與配料充分地攪拌結合在一起,然后經模壓、蒸壓養護等工序,制成一種新型的無機建筑材料。
改性是由膠凝材料的水化和丙烯酸樹脂成膜的進程來控制的。在水性丙烯酸樹脂中離析出來的水和丙烯酸樹脂顆粒與吊頂板原料中的Ca2+、固體Ca(OH)2和集料表面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增強了材料之間的粘接,提高了硬化后的吊頂板的力學性能。由于水性丙烯酸樹脂能在水泥水化前早期成膜,隨水泥水化的反應,水分越來越少,在一定時間內就能結成三維的網狀結構,既節約水性丙烯酸樹脂的添加量,也在一定程度保持吊頂板的耐水性。
在吊頂板高溫蒸壓養護過程中,在SiO2-CaO-H2O反應體系中,保溫開始時,首先在硅藻土表面形成網狀結構的硅酸鈣水化產物CSH(II)和細小纖維狀或針狀的硅酸鈣水化產物CSH(I)。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硅藻土不斷溶解,使得內部中空,同時CSH(II)和CSH(I)都轉化成托貝莫來石晶體。在最后的保溫階段,托貝莫來石晶體基本上全部轉變為硬硅鈣石,以達到板的強度。在吊頂板制作過程中加入水性丙烯酸樹脂后,兩者能形成一個牢固的整體,對吊頂板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從而使吊頂板抗壓、抗折強度等力學性能指針以及韌性都有所提高。
水性丙烯酸樹脂改性對吊頂板的性能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表1為不同摻量的水性丙烯酸樹脂改性吊頂板的性能測試結果,并與普通的吊頂板進行了比較。表中反映水性丙烯酸樹脂摻入后對吊頂板性能有顯著的改善作用,但當摻量達到一定程度,吊頂板性能變化不大,根據試驗結果,水性丙烯酸樹脂摻入量選用12份。
表1不同摻量水性丙烯酸樹脂吊頂板性能測試結果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吊頂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驟:
(1)混合水性丙烯酸樹脂和水
把水性丙烯酸樹脂和1/3水均勻混合。
(2)松解耐堿玻璃纖維
把所有耐堿玻璃纖維放入攪拌機中,再加入1/3總用水量進行松解。
(3)制作料漿
松解耐堿玻璃纖維完畢3分鐘后,按順序投入電石渣、水泥、硅藻土和剩余的1/3水,再攪拌3分鐘制成所需料漿,料漿濃度為10%~12%。
料漿濃度控制對流漿法生產工藝至關重要,因為在生產中,斗式儲漿池和放漿槽內是不采用回水對漿的,制漿的濃度就基本上是流漿口的濃度,只有回料打漿濃度有小部分影響。在制漿過程中,纖維松解用水和打漿用回水必須經過計量,以確保料漿濃度在允許范圍內。
(4)成坯
送往板坯成型機經多級真空脫水、擠壓形成板坯。
(5)切坯
制成的板坯經切去縱向與橫向的毛邊后堆垛。
(6)高溫蒸氣養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榮森,未經王榮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559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