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交叉同側滑動四轉子內燃發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94731.2 | 申請日: | 2013-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55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蘇犁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犁 |
| 主分類號: | F02B53/00 | 分類號: | F02B53/00;F02B53/02;F02B5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專利事務所 11244 | 代理人: | 王文會;劉榜美 |
| 地址: | 100027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叉 滑動 轉子 內燃 發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轉子內燃發動機領域的技術改進,特別是涉及從交叉轉子轉動做功及相互之間滑、聯動慣性就位到動力輸出的一種雙交叉同側滑動四轉子內燃發動機。
背景技術
一般現有的內燃發動機都有吸氣、壓縮、做功、排氣個四沖程,空氣通過吸氣和壓縮沖程,其體積被壓縮了幾倍到幾十倍并同燃料混合,當其被點燃--爆發后其體積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再膨脹幾十倍,這樣膨脹的氣體推動轉子(葉片)轉動或推動活塞運動做功。這時我們注意到這樣兩個現象:
一是內燃發動機在低速運轉(怠速)時,尾氣排放少,噪音小,輸出功率低,僅夠維持發動機運轉,這是因為投入燃料少,燃料與空氣混合的比例低,燃燒后的尾氣仍含有相當數量未經燃燒的空氣,這時我們假設縮短壓縮沖程的行程以減少經壓縮卻未燃燒空氣的攝取量,這樣,壓縮空氣時所消耗的功是不是可以更少些呢?(在燃料與壓縮空氣比例不變的條件下)投入的燃料是不是可以更少些呢?
二是內燃發動機在高速運轉,尾氣排放壓力大,噪音大,輸出功率高,這是因為投入燃料多,燃料與空氣混合的比例高,這時我們假設增加做功沖程的行程,這樣,是不是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膨脹的氣體做更多的功從而減少高壓尾氣排放、降低噪音呢?但遺憾的是,一般現有的內燃發動機由于目前機械構造的限制,其每個沖程的行程都相同,上述兩個假設不可能實現。
另外一般現有的內燃發動機由于目前機械構造的限制,在排氣沖程內廢氣不能排凈,影響下次工作循環燃料的燃燒的質量。
有鑒于上述一般現有內燃發動機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雙交叉同側滑動四轉子內燃發動機(名稱),能夠實現一般現有內燃發動機所不能,可以使其做功沖程的行程是壓縮沖程的行程.(或者說:排氣量是吸氣量)的數倍,實現內燃發動機功效成倍增長,做到內燃發動機低速運轉(怠速)時省燃料;高速運轉時提高燃料使用效率減少高壓尾氣排放,同時在排氣沖程內將廢氣排凈,從而提高燃料的燃燒質量。提高內燃發動機的系統工作效率,降低燃耗,減輕其震動,縮小、減輕發動機整機體積和重量。經過不斷研究、設計,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一般現有內燃發動機在機械傳、聯動方法存在的缺陷,為減少燃耗、提高功效、縮小體積、減輕重量、而提供一種雙交叉同側滑動四轉子內燃發動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交叉同側滑動四轉子內燃發動機,包括:動力輸出軸(1)、左機殼(2)、右機殼(3)、環殼(4)、左外轉子(5)、左內轉子(6)、右內轉子(7)、右外轉子(8)、減壓閥(9)、傳動齒輪組(10)、左啟動電機(11)、右啟動電機(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個轉子,通過左側和右側的內、外轉子分別交叉后,兩側轉子再交叉,以從左致右按左外轉子(5)、左內轉子(6)、右內轉子(7)、右外轉子(8)順序排列,其葉片按左外轉子葉片(5g)、右內轉子葉片(7g)、左內轉子葉片(6g)、右外轉子葉片(8g)?順序交叉布置;
????所述的轉子配有雙飛輪或雙棘輪裝置,即每個轉子與動力輸出軸(1)之間都配有一個內飛輪或內棘輪(5a、6a、7a、8a),當轉子逆時針(正向)轉動時鎖緊兩者一起轉動,形成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所述的外轉子(5、8)配有一個副轉子(5c或8c),與其榫卯相接,在外轉子(5、8)自身及其副轉子(5c或8c)與左機殼(2)上的左轉子支撐環(2i)和右機殼(3)上的右轉子支撐環(3i)之間,各配有一個外飛輪或外棘輪(5b、8b),而內轉子(6、7)配有兩個副轉子(6c、6d或7c、7d),也與其榫卯相接,副轉子(6c、6d或7c、7d)與左機殼(2)上的左轉子支撐環(2i)和右機殼(3)上的右轉子支撐環(3i)之間,各配有一個外飛輪或外棘輪(6b、7b),當轉子順時針(反向)轉動時鎖緊兩者,讓轉子不動,將反力傳給機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犁,未經蘇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47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樹脂砂生產裝置
- 下一篇:全封閉錐齒軸冷鐓模具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