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機防水保護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92399.6 | 申請日: | 2013-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92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元;楊梅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旭澤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A45C1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機 防水 護套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日常用品之手機配件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全新設計的手機防水保護套。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手機是當代社會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隨身攜帶品之一,并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手機的功能亦由僅能作為電話聯系使用的傳統手機逐步擴展成為集短信、視頻通話、視頻播放、辦公備忘、上網、游戲終端等于一體的全方位產品,例如iPhone系列手機。
現有技術中為了避免手機因碰撞、跌落或進水而損壞,通常在手機外設置手機保護套,用以保護手機,尤其是高檔手機。目前,市面上雖然出現有具有防水保護功能的手機保護套,但是在實際使用時卻發現其自身結構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諸多不足,現將其缺點歸納如下:一方面是現有手機保護套之上下殼的扣合結構不合理,其緊扣機構系直接于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的周邊部上延伸出,如此一來,不但會導致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成型困難,成型模具結構復雜化,制作成本大大提高;而且其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組裝后拆開變得困難,拆時需要使用蠻力掰開,緊扣機構需要被硬性變形,易損壞緊扣機構,更易造成第一殼體、第二殼體變形,不適合于多次反復拆裝使用;即使其要達到反復拆裝使用的功能,第一殼體、第二殼體也需要采用可變形的材料,而降低其結構強度,減弱保護性能。另一方面是現有手機保護套之上下殼的密封防水結構不合理,其通過在溝槽中設置活動墊圈來實現密封,其不足之處在于,墊圈易松動,安裝精度較差,將直接影響其密封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制作、可多次重復拆裝使用且結構強度更佳的手機防水保護套。
本發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更穩定之密封防水性能的的手機防水保護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手機防水保護套,包括有彼此上下可拆裝式拼合在一起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由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圍合出一適于收納手機的容置腔室;第一殼體包括有第一底壁和第一周邊部,第二殼體包括有第二底壁和第二周邊部,該第一周邊部與第二周邊部彼此貼合,并于其貼合處設置有密封結構;該第一周邊部由左側壁、右側壁、前側壁和后側壁圍構成,該第一周邊部外壁面上設置有一圈卡槽;以及,還包括有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扣合在一起的一對U形扣件,該對U形扣件的內壁面上分別設置有卡塊,該對U形扣件的下緣還分別設置有鉤部;扣合時,該對U形扣件分別從殼體的前側端部和后側端部對向插入,并該卡塊緊插入該卡槽中,該鉤部緊鉤于第二周邊部的下緣,將前述貼合處的密封結構夾緊實現密封。
優選的,所述左側壁和右側壁的外壁面上的卡槽呈內部大開口小的燕尾狀卡槽,對應位于U形扣件之兩夾臂內壁面上的卡塊呈外端大內端小的燕尾狀卡塊。
優選的,所述貼合處的密封結構包括有一圈柔性條和一圈硬性凸條,其中,該圈柔性條設置于前述第一周邊部的貼合面上,該圈硬性凸條設置于前述第二周邊部的貼合面上,當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被扣合在一起時,該柔性條受硬性凸條的壓力而將殼體密封。
優選的,所述第一底壁為一透明薄膜,該薄膜的周緣通過一圈模內二次注塑成型形成的柔性層覆蓋固定于第一周邊部上表面上,所述柔性條為模內二次注塑成型形成于第一周邊部下表面上。
優選的,所述柔性層和柔性條為同時模內二次注塑成型形成,并于柔性層與柔性條之間同時形成有多個間距設置的柔性連接塊,該柔性連接塊覆蓋于前述第一周邊部的內壁面上。
優選的,所述兩U形扣件的自由尾端彼此對扣連接。
優選的,其中一U形扣件的自由尾端凸設有一彈性扣,對應于另一U形扣件的自由尾端內壁面上凹設有一凹槽,扣合后,該彈性扣鎖鉤于該凹槽中。
優選的,所述U形扣件的底部設置有加強連接板。
優選的,所述加強連接板覆蓋于U形扣件的整個底面將U形扣件的兩夾臂完全連接起來。
優選的,所述U形扣件的加強連接板上一體延伸出彈性扣,并彈性扣上設置有扣孔,對應于第二殼體的底面上設置有凸塊,該扣孔卡鉤于凸塊上,另一U形扣件的加強連接板蓋于該彈性扣的底部。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旭澤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旭澤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23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