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電熱汽泡煮餃裝置的智能電飯煲或智能壓力電飯煲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92095.X | 申請日: | 2013-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21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郭雯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雯婷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0;A47J2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電熱 汽泡 裝置 智能 電飯煲 壓力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電熱汽泡煮餃裝置的智能電飯煲或智能壓力電飯煲,屬于家庭廚房電器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家庭廚房用智能電飯鍋或智能壓力電飯鍋具備煮米飯、煮粥、燉湯等功能,但都不具備煮餃功能。傳統人工煮餃,需要操作者耐心細致地輔助攪動,稍有不慎則會碰破餃子或攪動不足造成餃子粘底或粘連導致餃子破皮。
經檢索目前沒有類似具有電熱汽泡煮餃裝置的智能電飯鍋或智能壓力電飯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煮餃功能的智能電飯鍋或智能壓力電飯鍋,方便家庭煮餃操作。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具有電熱汽泡煮餃裝置的智能電飯煲或智能壓力電飯煲,包括外鍋、上蓋、可以從外鍋中取出的鍋體、單片機和開關面板,其特征是:所述單片機和開關面板具有控制電路和控制鍵,所述控制電路包括常規煮飯控制電路和煮餃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鍵執行預置程序系列操作指令或單項操作指令;所述智能電飯煲或智能壓力電飯煲的組成還包括煮餃型電熱體以及與之對應匹配的電熱汽泡煮餃裝置;所述電熱汽泡煮餃裝置為所述智能電飯煲或智能壓力電飯煲的可拆裝式附件;所述智能電飯煲或智能壓力電飯煲在用于煮餃之前,安裝所述電熱汽泡煮餃裝置于所述鍋體內鍋底處;所述智能電飯煲或智能壓力電飯煲在用于常規煮飯之前,將所述電熱汽泡煮餃裝置從所述鍋體內鍋底處拆除;
所述煮餃型電熱體為煮餃型電熱底盤或煮餃型電熱底盤與周圍電熱體;所述煮餃型電熱底盤為煮餃電熱底盤或煮餃電熱底盤與常規電熱底盤;所述煮餃電熱底盤是與其上方的置于所述鍋體內的所述電熱汽泡煮餃裝置的位置及平面布局對應匹配、位于所述鍋體之下范圍內局部位置的電熱體;所述常規電熱底盤是所述鍋體之下范圍內、所述煮餃電熱底盤范圍之外并與所述煮餃電熱底盤相互分離、各自獨立的電熱體;所述周圍電熱體為位于所述鍋體之外的側面的鍋體側面電熱體和/或位于所述上蓋內的上蓋電熱體;
所述電熱汽泡煮餃裝置主要由具有連通孔的熱流室頂半室組成;安裝于所述鍋體內鍋底處的所述電熱汽泡煮餃裝置的所述連通孔及水平方向的熱流室頂半室均位于煮餃子時的所述鍋體水體液面之下且遠離鍋體水體液面而靠近鍋底;所述連通孔是一個以上的所述熱流室頂半室的穿孔,連通所述熱流室頂半室上方水體與下方水體;所述熱流室頂半室依靠支撐結構保持自身下表面與所述鍋體鍋底分離并穩定坐落于所述鍋體鍋底之上,所述熱流室頂半室遠離圓心的外緣與所述鍋體鍋壁內壁相應鄰接處部位吻合接觸;所述熱流室頂半室與所述鍋體鍋壁內壁鄰接處部位之下的鍋體鍋壁內壁下側部分及鍋底共同圍合構成熱流室,所述熱流室的室內空間位于所述熱流室頂半室之下、所述鍋體鍋壁內壁之內、所述鍋體鍋底之上;所述熱流室內水體或所述熱流室頂半室下方水體僅通過所述連通孔與所述熱流室或所述熱流室頂半室上方水體連通;所述連通孔為進水孔和出水孔,或是包括主要進水區和主要出水區的組合孔,或是由所述組合孔與所述進水孔和/或出水孔組成的復合孔;所述進水孔和/或主要進水區與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區之間的所述熱流室部分具有升流室段;所述升流室段具有升流構造形式,所述升流構造形式是所述升流室段內具有使其內部水體在所述煮餃電熱底盤的加熱狀態下,形成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區比所述進水孔和/或主要進水區釋放出更多的沸騰汽泡并導致熱流室內負壓,繼而吸入所述進水孔和/或主要進水區方向的水的構造形式;所述升流室段升流構造形式包括溫差式、升頂式或溫差式與升頂式的組合式構造形式;所述溫差式構造形式是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區位于與其對應匹配的所述煮餃電熱底盤的正上方;所述升頂式構造形式是所述熱流室自進水孔和/或主要進水區至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區方向所述升流室段部分所述熱流室頂半室頂高逐漸升高,所述熱流室頂半室頂高是所述熱流室頂半室下表面上某一點的相對高度;所述熱流室由升流室段組成,或由升流室段和升流室段相鄰空間組成;所述升流室段相鄰空間是在所述熱流室內、所述升流室段范圍之外的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雯婷,未經郭雯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209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傳感器芯片正面向下外露的封裝結構
- 下一篇:新型環保自助式加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