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新鮮紅辣椒直接生產無辣味紅色素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90263.1 | 申請日: | 2013-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62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董新榮;李霞;劉仲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B61/00 | 分類號: | C09B61/00;C09B67/1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為;李宇 |
| 地址: | 410128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鮮 紅辣椒 直接 生產 辣味 紅色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新鮮紅辣椒直接生產無辣味紅色素的方法。
背景技術
辣椒紅色素具有色價高、著色力強、天然無毒、營養強化等功能,應用于食品著色歷史悠久。長期以來,辣椒紅色素的生產均采用新鮮紅辣椒經自然曬干或生產線干燥后形成干紅辣椒,再以干紅辣椒為原料,以6號溶劑油(6號溶劑油是一種工業溶劑油——即植物油抽提溶劑,其主要成分為己烷及同系物、往往還含有少量苯等毒性物質及不揮發性雜質(國家標準GB-16629-2008)。苯被認為是具有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質(第一類溶劑),屬于應避免使用的溶劑;而己烷則是藥品限制使用的第二類溶劑(李眉等,中國藥師,1998,1(3):119-120))為溶劑提取,經脫辣、精制等工藝而得。中國專利CN1083831A(辣椒紅色素的提取新方法)、CN1083083A(自紅辣椒中提取辣椒紅色素和辣椒素的新工藝)、CN1613961A(以6號溶劑油提取天然辣椒紅色素的工業生產方法)、CN1740236A(辣椒紅色素與辣椒精的生產工藝與方法)、CN102031011A(一種提高辣椒紅色素產率的方法)等均是以干紅辣椒為原料、6號溶劑油為提取溶劑、經脫辣等工藝生產辣椒紅色素。此類方法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需先將新鮮辣椒經自然曬干或專用生產線干燥,干燥過程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使生產工藝復雜;(2)干燥過程易出現褐變反應,引起紅色素被破壞(Lee?D.S.?and?Kim?H.K.,?Korean?J.?Food?Sci.?Technol,?1989,?21:425-429;?Rhim?J.W.?and?Hong?S.I.,?Food?Sci.?Biotechnol,?2011,?20(1):?215-222),降低紅色素得率;(3)干燥后由于細胞緊縮,導致紅色素提取困難,以致提取紅色素后的辣椒渣一般仍為棕紅色,紅色素提取率降低;(4)此法生產的辣椒紅色素中存在6號溶劑油殘留問題,這嚴重制約產品出口,對人體也造成不利影響。由于6號溶劑油與辣椒紅色素的理化性質相似,完全脫除6號溶劑油(主要成分為己烷及同系物、還可能還有苯等毒性物質)是十分困難的。為了徹底解決6號溶劑油殘留問題,最近一些專利技術改用其它有機溶劑以替代6號溶劑油。如中國專利CN101531826A介紹了以4號溶劑油(4號溶劑油主要成分為丙烷、丁烷)生產辣椒紅色素的方法,但該方法為亞臨界萃取,存在生產設備要求高、不能直接使用目前生產辣椒紅色素的設備。而CN101870825A(一種將辣椒粉制粒后再萃取辣椒紅色素的工藝方法)則采用二甲醚為溶劑,此法存在與4號溶劑油萃取紅色素的同樣問題。中國專利CN101225052A介紹了以醇分步獲取辣椒堿及辣椒紅色素的方法,但仍然以干紅辣椒為原料,存在辣椒干燥所需能耗與干燥過程中辣椒堿與紅色素損失、生產工藝復雜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公開一種用新鮮紅辣椒直接生產無辣味紅色素的方法,其能運用現有生產線,且能得到無辣味、無6號溶劑殘留、收率高、色澤鮮艷、色價高的高品質天然辣椒紅色素。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新鮮紅辣椒直接生產無辣味紅色素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A、脫辣:首先采用體積濃度為10%-60%的短碳鏈脂肪醇或丙酮于40℃-95℃溫浸新鮮紅辣椒1h-2h,過濾,得到第一次脫辣濾液和第一次脫辣濾渣;然后將第一次脫辣濾渣再次采用體積濃度為10%-60%的短碳鏈脂肪醇或丙酮于40℃-95℃溫浸1h-2h,過濾,得到第二次脫辣濾液和第二次脫辣濾渣;接著將第二次脫辣濾渣采用體積濃度為10%-60%的短碳鏈脂肪醇或丙酮淋洗一次,洗液與第一、二次脫辣濾液合并后形成總脫辣濾液,經淋洗后的脫辣濾渣形成總脫辣濾渣;
B、粗提:采用體積濃度為80%-100%的短碳鏈脂肪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于40℃-95℃溫浸總脫辣濾渣1h-2h,過濾,得到第一次粗提濾液和第一次粗提濾渣,第一次粗提濾渣再次采用體積濃度為80%-100%的短碳鏈脂肪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于40℃-95℃溫浸1h-2h,過濾,得到第二次粗提濾液和第二次粗提濾渣,回收第一、二次粗提濾液中的短碳鏈脂肪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后得到紅色素粗產品;
C、精制:采用體積濃度為90%-100%的短碳鏈脂肪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萃取紅色素粗產品中的紅色素,回收短碳鏈脂肪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后即得精產品。?
上述方法的進一步改進為,該短碳鏈脂肪醇為甲醇、乙醇或丙醇。
上述方法的進一步改進為,將步驟A中得到的總脫辣濾液回收短碳鏈脂肪醇或丙酮后得到辣椒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農業大學,未經湖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02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箱式蒸發器
- 下一篇:多機雙級壓縮低溫機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