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駕駛員頭頸移動特征識別的疲勞駕駛檢測方法與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90223.7 | 申請日: | 2013-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86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雷劍梅;陳旻;何世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B21/06 | 分類號: | G08B21/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華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駕駛員 頭頸 移動 特征 識別 疲勞 駕駛 檢測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基于駕駛員頭頸移動特征識別的疲勞駕駛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檢測步驟為:
1)在車內駕駛位側面設置攝像頭,該攝像頭用于從側面采集駕駛員頭頸部圖像;
2)圖像處理單元每隔一個間隔時間T保存一組步驟1)中攝像頭采集得到的圖像,并利用人體皮膚與車內環境圖像特征之間的差異,將駕駛員頭頸部側面圖像的輪廓線提取出來;
3)根據步驟2)中得到的若干組連續的駕駛員頭頸部側面圖像輪廓線形成駕駛員頭頸部移動特征,并將其與人體瞌睡狀態時的頭頸部移動特征進行比較判斷,若駕駛員頭頸部移動特征符合瞌睡狀態要求,則認為駕駛員屬于疲勞駕駛并發出報警提示;否則重復步驟2),并持續循環運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駕駛員頭頸移動特征識別的疲勞駕駛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間隔時間T為1-30秒。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基于駕駛員頭頸移動特征識別的疲勞駕駛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形成的駕駛員頭頸部移動特征是由若干組連續的駕駛員頭頸部側面圖像輪廓線變化值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基于駕駛員頭頸移動特征識別的疲勞駕駛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頭在駕駛員兩側均設有,單側的攝像頭為一個或兩個,所有攝像頭得到的圖像經過圖像融合后形成立體圖像,圖像處理單元將該立體圖像的輪廓線提取出來。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基于駕駛員頭頸移動特征識別的疲勞駕駛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頭為駕駛員同側的一個或兩個,該一個或兩個攝像頭形成的圖像為平面圖像,圖像處理單元將該平面圖像的輪廓線提取出來。
6.一種基于駕駛員頭頸移動特征識別的疲勞駕駛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圖像采集單元,用于從側面采集駕駛員頭頸部圖像;所述圖像采集單元為安裝在車內駕駛位側面的攝像頭;
圖像處理單元,用于提取圖像采集單元采集的駕駛員頭頸部側面圖像的輪廓線;
輪廓線移動特征計算單元,用于將相鄰兩輪廓線的變化值計算出來,若干連續的輪廓線變化值構成駕駛員頭頸部移動特征;
疲勞駕駛判斷單元,用于將駕駛員頭頸部移動特征與人體瞌睡狀態時的頭頸部移動特征進行比較以判斷是否處于瞌睡狀態,如果處于瞌睡狀態,則認為屬于疲勞駕駛;
疲勞駕駛報警裝置,用于出現疲勞駕駛時發出報警提示;
所述圖像采集單元、圖像處理單元、輪廓線移動特征計算單元、疲勞駕駛判斷單元和疲勞駕駛報警裝置順序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駕駛員頭頸移動特征識別的疲勞駕駛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頭為四個,四個攝像頭分別安裝在汽車左右兩側的A柱和B柱上并朝向駕駛員頭頸部側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022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