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先筑冠梁的支護樁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89861.7 | 申請日: | 2013-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606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2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凱;謝非;許海巖;李劍;葉志翔;鄒樹榮;王麗麗;王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02 | 分類號: | E02D17/02;E02D5/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16 | 代理人: | 湯俊明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先筑冠梁 支護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支護樁,尤其設計一種支護樁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常規方法灌注支護樁冠梁施工方法是:灌注支護樁冠梁施工是待灌注支護樁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進行施工,再對樁頭進行破除,露出樁頂鋼筋。在樁頂制作冠梁鋼筋籠及預埋橫支撐埋件,將樁頂鋼筋嵌入冠梁鋼筋籠內,最后支模澆筑砼,讓冠梁與支護樁形成整體結構。并在支護樁外側樁間做止水樁幕墻,最后安裝橫撐進行挖土施工。這種施工方法在支護樁內的基坑開挖后樁底參差不齊,支護樁位移后侵占結構、漏水等安全隱患的經常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先筑冠梁的支護樁施工方法。本發明能提高施工質量,加快施工進度,杜絕安全隱患。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一種先筑冠梁的支護樁施工方法,它包括:
步驟一,在地面測量放線冠梁位置及標高,開挖冠梁基礎溝槽后在梁底鋪設砼墊層,在冠梁溝槽內放置圓柱狀可拆卸活動鋼模板;
步驟二,測量定位高壓旋噴樁位置,安裝固定PVC管或鋼管;
步驟三,安裝固定冠梁鋼筋并做冠梁側模,澆筑冠梁砼,冠梁成型拆模后,在冠梁預留洞口開始沖孔灌注樁施工,在澆筑樁混凝土時澆到冠梁底部位置停止澆筑,待混凝土凝固后,在冠梁的洞口內澆筑比冠梁混凝土標號高一等級的混凝土;為提高樁體與冠梁整體強度,后澆混凝土內可加微膨脹劑;
步驟四,待灌注支護樁成樁后便可在冠梁上預留的PVC管進行高壓旋噴樁施工。
所述一種先筑冠梁的支護樁施工方法,所述步驟一中圓柱型活動模板直徑尺寸以支護樁直徑為參數,比灌注支護樁直徑超出5cm-10cm。
所述一種先筑冠梁的支護樁施工方法,所述PVC管或鋼管的直徑以高壓旋噴樁機轉桿直徑為參數,比轉桿直徑超出2~3cm,數量1~3個。
所述一種先筑冠梁的支護樁施工方法,所述步驟三中的后澆混凝土內加有微膨脹劑。
本發明改變了以往先做支護樁再施工冠梁的施工方法,為先施工冠梁,在冠梁上先留置預留孔(直徑大小以支護樁直徑為參數),以先筑的冠梁預留的孔作為鋼護筒,基本解決支護樁內的基坑開挖后樁的參差不齊,侵占結構、漏水等安全隱患的發生,最主要是提高支護樁施工質量,縮短支護樁施工工期,提高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節約了工程造價。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發明做法為先施工冠梁再施工支護樁,首先在地面測量冠梁位置及標高,冠梁溝槽開挖后在梁底鋪設砼墊層,溝槽內放置圓柱狀可拆卸活動鋼模板(圓柱活動模板直徑尺寸以支護樁直徑為參數,一般比支護樁直徑超出5cm-10cm為宜),同時測量定位注漿加固位置,安裝固定預留注漿管(PVC管/鋼管直徑以高壓旋噴樁機轉桿直徑為參數,比轉桿直徑超出2~3cm為佳,數量1~3個,位置參照圖紙要求),后安裝固定冠梁鋼筋并做冠梁側模,澆筑冠梁砼。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鋼模板,在預留洞口處開始支護樁施工,在澆筑樁混凝土時澆到冠梁底部位置停止澆筑,待混凝土凝固后,在冠梁的洞口內澆筑比冠梁混凝土標號高一等級的混凝土,混凝土內加微膨脹劑。為提高樁體與冠梁整體強度,后澆混凝土內可加微膨脹劑。待灌注支護樁成樁后便可在冠梁上預留的PVC管/鋼管進行止水樁(高壓旋噴樁)施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986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