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溶解塊狀物的溶解槽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88588.6 | 申請日: | 2013-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78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長波;張壽忠;朱天兵;苗成才;戰天劍;韓永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18 | 分類號: | B01F7/18;B01F15/00;B01F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溶解 塊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塊狀物的溶解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塊狀物(如塊堿、塊鹽等)的溶解設備主要由攪拌槳、攪拌電機、筒體等組成。對于易結塊化工產品,在加料過程中需要預先進行粉碎,否則,直接將塊狀物投入帶有攪拌的溶解槽中,容易對攪拌軸和攪拌槳造成破壞或需要大功率攪拌電機。目前,避免破壞的措施是在向溶解槽投料前先將塊狀物粉碎。常用的粉碎方式是采用粉碎設備,粉碎效果較好,但是成本較高;還可以選擇用錘子等硬物直接在包裝外敲擊,這樣會造成包裝破裂物料泄漏;或將物料取出到單獨器物中破碎,該方法不僅耗時、費力,而且物料容易飛濺,傷人或污染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溶解塊狀物的溶解槽,該溶解槽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投料過程對攪拌槳和人無傷害。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溶解塊狀物的溶解槽,包括攪拌槳、攪拌電機、筒體,筒體上口封閉并留有固體物加料口和溶劑加料口,在攪拌槳和筒體壁之間設有阻隔柵板,固體物料加料口設在阻隔柵板和筒體壁之間,溶劑加料口設置在固體加料口的相對面位置。
本發明所述溶解槽通過阻隔柵板將塊狀物和攪拌槳分開,投料過程中塊狀物不會傷及攪拌槳。在溶解過程中,先加入塊狀物,再加入溶劑,加完料將加料口封閉,預防了液體濺出傷人。固體物塊部分溶解變小后,才能通過柵孔與攪拌槳接觸,不會對攪拌槳造成破壞,所需攪拌功率也小。該溶解槽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溶解槽結構示意圖。
圖中:1.封頭??2.筒體??3.阻隔柵板??4.蓋子??5.固體加料口??6.攪拌電機7.溶劑加料口??8.攪拌軸??9.擋板??10.攪拌槳??11.放料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阻隔柵板為分布有孔格的網狀板,孔格可為方形、長方形、圓形、不規則形等各種形狀,能阻擋固體物直接撞擊攪拌槳即可,孔徑越小,溶劑過程中攪拌阻力就越小,一般孔徑不大于5cm溶解效果較好。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溶解槽包括封頭1、筒體2、攪拌電機6、攪拌軸8、擋板9及攪拌槳10,溶劑加料口7,固體加料口5的面積約占蓋子4面積的三分之一。
固體加料口5下設有直通到筒體1底部的網狀阻隔柵板3,阻隔柵板3由2mm厚的鋼板上加工而成,鋼板上加工有孔徑為5cm圓孔,圓孔均勻分布,孔間距為2cm,阻隔柵板3的兩側和底端分別焊接在筒體2的內側面和封頭1上。在固體加料口的對面配有溶劑加料口7。在溶解槽的底部設有上展式放料閥11,以防止少量的固體物料進入出料管,阻塞出料管。
以溶解結塊的亞硝酸鈉為例,先將亞硝酸鈉從固體加料口加入溶解槽,然后加入水,浸泡約30min,再開啟攪拌。亞硝酸鈉在水中浸泡后變得松散,此時開攪拌不會破壞攪拌裝置。攪拌過程中蓋好蓋子,防止液體濺出傷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858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