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藥物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87651.4 | 申請日: | 2013-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13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建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和縣恒德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肝炎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消化道或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藥物,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藥物。
背景技術
臨床上將肝炎急性期過后,病程超過6個月而肝臟炎癥仍持續(xù)存在者,稱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多是從急性病毒性肝炎轉(zhuǎn)變而來,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紊亂,長期應用損害肝臟藥物及機體對藥物過敏,酗酒以及某種酶的缺乏,代謝紊亂等均可導致本病的發(fā)生。
慢性肝病情較復雜,治愈后亦較嚴重,除個別病情可改善,甚至痊愈外,多數(shù)漸進至肝硬變,給人帶來極大地痛苦。目前的治療藥物中,西藥的治療副作用比較大,而中藥的則存在治療效果不明顯或者藥效比較遲緩。導致癥狀得不到緩解或者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增大了患者的痛苦。
為改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藥物,它解決了以往中藥效果遲緩或者效果不明顯的缺點,具有治療效果好、見效快的優(yōu)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治療慢性肝炎的藥物,采用中藥原料制備,其特征在于,配方為(按重量配比):
王不留150-200份?????茵陳150-200份???鱉甲60-100份
郁金50-60份???玄胡索30-50份???澤蘭60-100份???三七參30-40份??柴胡60-100份???小薊30-50份??香附子60-100份?
所述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由下述方法制成:
(1):將茵陳磨成粗粉,澤蘭、小薊切成小段,混合加水煎兩次,每次兩小時,合并煎液,過濾,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80℃測),冷卻,制成藥膏;
(2):將王不留、鱉甲、郁金、玄胡索、三七參、柴胡、香附子共七味中藥磨成藥粉;
(3):將(1)中所制的濃縮液與(2)中所制的藥粉混合,攪拌均勻;根據(jù)需要可加入適量的蔗糖、糊精、乙醇,混勻,制成沖劑、片劑、顆粒劑、散劑、膠囊劑等劑型。將所制的中藥包裝成袋,每袋6g,每盒10袋。
使用說明:沖服,成人每次6g,一日三次,兒童酌減。
本發(fā)明為民間祖?zhèn)髅胤脚渲疲捎脗鹘y(tǒng)中藥王不留、茵陳、鱉甲、郁金、玄胡索、澤蘭、三七參、柴胡、小薊?、香附子精制而成,有疏肝、行氣、散結、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慢性肝炎,具有治療效果好、見效快的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如下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出說明:
實施例1:按配方取如下藥材:
王不留?150g????茵陳150g?????鱉甲60g???郁金50g??玄胡索30g???澤蘭60g?三七參30g???柴胡60g???小薊30g?????香附子60g
1:將茵陳磨成粗粉,澤蘭、小薊切成2cm長的小段,混合加水煎兩次,每次兩小時,將兩次的煎液混合在一起、用濾網(wǎng)過濾,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80℃測),冷卻,制成濃縮液。
2:將王不留、鱉甲、郁金、玄胡索、三七參、柴胡、香附子共七味中藥用藥碾磨成藥粉;
3:將(1)中所制的濃縮液與(2)中所制的藥粉混合,攪拌均勻;加入蔗糖4g、糊精1g、乙醇5ml,混勻,制成顆粒。將所制的中藥顆粒包裝成袋,每袋6g,每盒10袋;
實施例2:按配方取如下藥材:
王不留150g、茵陳180g、鱉甲80g、郁金50g、玄胡索30g、澤蘭60g、三七參30g、柴胡60g、小薊40g、香附子60g;
按實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制成中藥顆粒。
實施例3:按配方取如下藥材:
王不留?150g、茵陳160g、鱉甲70g、郁金55g、玄胡索40g、澤蘭80g、三七參30g、柴胡80g、小薊50g、香附子75g;
按實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制成中藥顆粒。
實施例4:按配方取如下藥材:
王不留180g、茵陳180g、鱉甲70g、郁金50g、玄胡索30g、澤蘭100g、三七參30g、柴胡90g、小薊35g、香附子70g;
按實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制成中藥顆粒。
臨床驗證:
本發(fā)明以慢性肝炎為例進行驗證,共20例臨床觀察,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齡為40-65歲,平均年齡為55歲。主要診斷標準為:食欲不振、疲乏無力、上腹不適、肝功能明顯異常,特別是體內(nèi)轉(zhuǎn)氨酶升高;嚴重者消瘦、面色灰暗、黃疸等。
療效判斷:
顯效:食欲不振、疲乏無力、上腹不適緩解,肝功能正常,體內(nèi)轉(zhuǎn)氨酶指標正常,患者黃疸現(xiàn)象消失,面色正常。
有效:食欲不振、疲乏無力、上腹不適緩解,肝功能基本正常,面色好轉(zhuǎ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和縣恒德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太和縣恒德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7651.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氫化可的松膠體中活性成分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治療面癱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