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升降五自由度毫米波探測裝置測試平臺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87553.0 | 申請日: | 2013-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61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孟力軍;張東陽;杜繼石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40 | 分類號: | G01S7/40 |
| 代理公司: | 沈陽利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李樞 |
| 地址: | 110159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升降 自由度 毫米波 探測 裝置 測試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機械工程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升降五自由度毫米波探測裝置測試平臺,適用于毫米波探測裝置及相關產品在運動過程中性能的測試。
背景技術
毫米波探測裝置測試平臺可模擬毫米波探測裝置的真實工作條件。隨著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毫米波技術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闊。在民用領域,基于毫米波技術的汽車、船舶、飛機等動力系統防撞已經在歐美高端裝備上開始應用,無人駕駛逐漸步入發展軌道;在工業領域,采用毫米波技術對極限條件下的設備運行狀況進行監測逐步實施。由于受毫米波探測裝置測試平臺的制約,毫米波技術在我國的應用一直比較滯后。如何測試毫米波探測裝置及相關產品在運動過程中的可靠性,是我們長期以來尋求解決的主要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升降五自由度毫米波探測裝置測試平臺,解決毫米波探測裝置及相關產品在運動過程中性能的測試問題。
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升降五自由度毫米波探測裝置測試平臺,包括三維運動導軌裝置、旋轉機構、俯仰機構和二個支柱。
三維運動導軌裝置,包括第一運動導軌機構、第二運動導軌機構和第三運動導軌機構。
第一運動導軌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導軌、第一滑塊和第一電機動力傳動組件。第一滑塊扣設在第一導軌的上端面上,第一滑塊有帶內螺紋的絲杠通孔,第一導軌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齒輪室。第一電機動力傳動組件,包括第一絲杠、第一電機錐齒輪和第一絲杠錐齒輪,第一絲杠裝設在第一導軌內,且與第一滑塊的絲杠通孔螺紋聯結,第一絲杠的無螺紋段伸入到齒輪室內,并裝設有第一絲杠錐齒輪,第一電機固定在齒輪室的側壁上,第一電機的輸出軸穿過齒輪室側壁上的電機軸孔伸入到齒輪室內,第一電機的輸出軸上裝設有第一電機錐齒輪,且第一電機錐齒輪與第一絲杠錐齒輪嚙合。
第二運動導軌機構,包括第二電機、第二滑塊、第二導軌和第二電機動力傳動組件;第二導軌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室,第二電機固定在第二齒輪室的側壁上,第二滑塊扣設在第二導軌上,第二電機動力傳動組件在結構上與第一滑塊動力傳動組件相同,第二滑塊與裝設在第二導軌內的絲杠螺紋聯結。
第三運動導軌機構,包括第三電機、第三滑塊、第三導軌和第三電機動力傳動組件,第三導軌固定連接有第三齒輪室,第三電機固定在第三齒輪室的側壁上,第三滑塊扣設在第三導軌上,第三電機動力傳動組件與第一電機動力傳動組件在結構上相同,第三滑塊與裝設在第三導軌內的絲杠螺紋聯結。
第一滑塊的上端面與第二導軌的下端面固定連接,且第二導軌與第一導軌垂直,第三導軌豎直設置,第三滑塊的端面與第二滑塊的側壁固定連接,且第三導軌與第二導軌垂直。第一導軌由二個高度能調節的支柱支撐在毫米波探測裝置測試平臺上。
第一電機轉動帶動第一電機錐齒輪轉動,從而帶動與第一電機錐齒輪嚙合的第一絲杠錐齒輪轉動,第一絲杠錐齒輪轉動又帶動第一絲杠轉動,第一絲杠轉動則帶動第一滑塊在第一導軌上縱向運動,即模擬毫米波探測裝置在直角坐標系Y軸方向上運動。同理,第二電機轉動,第二電機帶動第二導軌內部絲杠轉動,第二導軌內部絲杠轉動使第二滑塊在第二導軌上橫向運動,即模擬毫米波探測裝置在直角坐標系X軸方向上運動。第三電機轉動,第三電機帶動第三導軌內部絲杠轉動,第三導軌內部絲杠轉動迫使第三滑塊在第三導軌上上下運動,即模擬毫米波探測裝置在直角坐標系Z軸方向上運動。
旋轉機構,包括殼體、第四電機、傳動軸錐齒輪、第四電機錐齒輪和傳動軸;殼體固定在第三導軌的下端,第四電機固定在殼體上,第四電機輸出軸穿過殼體上的軸孔伸入殼體內,第四電機錐齒輪裝設在第四電機輸出軸上,傳動軸上端穿過殼體上的傳動軸通孔插入殼體內,傳動軸錐齒輪裝設在傳動軸上,且與第四電機錐齒輪嚙合。第四電機轉動,第四電機通過第四電機輸出軸軸上的第四電機錐齒輪帶動與之嚙合的傳動軸錐齒輪,使傳動軸繞豎直方向旋轉,即模擬毫米波探測裝置在直角坐標系中繞Z軸旋轉。
俯仰機構,包括Π形殼體、第五電機、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和固定桿。第五電機固定在Π形殼體左側壁的外壁上,第五電機的輸出軸穿過Π形殼體左側壁上的軸孔,并插入Π形殼體右側壁上的軸孔內,第一齒輪裝設在第五電機的輸出軸上。第二齒輪裝設在被動軸上,被動軸的兩端分別裝入Π形殼體的左側壁和右側壁上的被動軸軸孔內,第二齒輪的直徑大于第一齒輪的直徑。固定桿上端固定在被動軸上,固定桿上設有多個被測裝置固定孔。傳動軸下端與Π形殼體垂直,且固定連接。
第一導軌由兩個支柱支撐在測試平臺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理工大學,未經沈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75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