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卸貨散貨運輸船及其卸貨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87206.8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42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路;杜擁軍;周妍;邵梅峰;吳玉琴;曹忠輝;顧一清;馬曉宇;袁鶴;羅蓉;朱文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B63B27/10 | 分類號: | B63B27/10;B63B27/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 地址: | 20003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卸貨 散貨 運輸船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卸貨散貨運輸船及其卸貨方法,屬于船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據研究表明,自卸貨散貨船的運輸費用和港口費用都遠遠低于其他不安裝自卸設備的散貨船。但是目前,航運業普遍用于營運的為重力喂料、艙底皮帶輸送式自卸船。傳統自卸散貨船通常采用重力喂料式、艙底皮帶輸送式自卸設備。這種設備一般由料斗2、斗門201、艙底輸送帶1等組成。由于該套設備采用重力喂料,散貨傳送帶必須布置在艙底。艙底輸送帶1連通各艙,但艙底傳送帶穿過水密艙壁3時必須保持水密,需設置剪刀式水密閘門。為保護艙底輸送帶區域,需裝滿足一定通風次數的機械通風系統。
參見圖1,艙底輸送帶1位于貨艙的底部,參加圖3,貨艙底部是呈W形的雙底結構,將圖3中A部位放大后,參見圖4,可以看出,雙底結構各設有一個艙底料斗2,艙底料斗2的下方布設艙底輸送帶1,由此可見,貨倉底部設有兩條并列的艙底輸送帶1,當需要進行卸貨時,打開艙底料斗2,散貨隨重力落在下方的艙底輸送帶1上,艙底輸送帶1為三段式、其截面為倒梯形的結構。現有的自卸貨散貨運輸船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根據其結構特點可以看出,這種自卸貨散貨運輸船,艙底結構復雜,皮帶輸送的相關機構,占用了較大空間,同時,為了在艙底設置重力卸貨式的料斗2,需將艙底設計成W形的雙底結構用以實現重力卸貨,犧牲了不少貨倉的容積,造成貨艙艙容的浪費,由此可見,現有的自卸貨散貨運輸船貨倉容積較小,倉儲效率低下。
第二、依靠重力在艙底進行卸貨,卸貨速度難有上升空間,難以進行調節。
第三,參見圖1以及對其上C部放大后的圖2,貨倉底部與艙底輸送帶1之間,在貨倉與貨倉的間隔處設有水密艙壁3,當需要卸貨時,該水密艙壁3打開,艙底料斗2也張開,散貨落入艙底輸送帶1上,并隨艙底輸送帶1向前移動,直到進入卸貨的下一個步驟。船底具有兩條并列的艙底輸送帶,結構和控制都很復雜,容易出故障,而且,一旦某個貨倉的部位出故障后,自卸貨散貨運輸船的整個卸貨輸送系統就要停下來,維修完畢后才能繼續進行卸貨,極大的影響了工作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的浪費,而且,水密艙壁3一般是水密閘門,故障率高,且造成載重力損失。
第四,現有的自卸貨散貨運輸船,由于其卸貨通道、即艙底輸送帶位于貨倉的底部,因此卸貨方向固定,難以進行更改,只能進行船對岸的卸貨,無法進行船對船的卸貨,因此其卸貨條件受到限制。
第五,由于自卸貨的設施設置在貨倉底部,需要安裝機械通風系統,成本較高。
第六,所有自卸貨設施都安裝在貨艙底部,一旦發生故障整套設備都需停止工作進行檢修,且維修空間狹小極為不便。
綜上所述,這類艙底皮帶輸送式自卸船貨艙,將自卸系統布置在貨艙底部,貨艙結構形式特殊、艙容利用率低,自卸效率低,故障率高,且發生故障時維修困難,粉塵污染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旨在提高自卸系統的裝卸效率,提高艙容利用率,降低設備故障率。設計一條貨艙艙容大、適貨性強、維修方便,卸貨迅速的高效自卸散貨船。
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卸貨散貨運輸船,包括若干個船用吊機6,所述船用吊機6設置在甲板上方,其上設有貨倉抓斗601;船體甲板上設有與各個船用吊機6一一對應的甲板料斗5,所述甲板料斗5位于右舷,其下方設有縱向輸送帶4,所述縱向輸送帶4沿船體縱向設置,并位于貨倉的上方;所述縱向輸送帶4的尾部設有第一卸料口,所述第一卸料口與橫向輸送帶對應,所述橫向輸送帶沿船體橫向設置,連通甲板右舷與甲板左舷;所述橫向輸送帶尾部設有第二卸料口,所述第二卸料口與斜式輸送帶7對應,所述斜式輸送帶7沿左舷甲板向上傾斜設置;所述斜式輸送帶7的末端設有第三卸料口,所述第三卸料口與龍門架行車的卸貨臂8對應,所述卸貨臂8能夠伸縮、變幅、回轉,所述卸貨臂8的末端設有第四卸料口。
進一步的,所述甲板料斗5的下部設有皮帶進料器501,散貨通過所述皮帶進料器501落在所述縱向輸送帶4上。
進一步的,所述龍門架行車能夠在甲板左舷的軌道上前后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甲板料斗5的數量為2-8個。
進一步的,所述甲板料斗5的呈倒梯形體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散貨在輸送帶的輸送過程中均為四周封閉式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縱向輸送帶4、橫向輸送帶、斜式輸送帶的帶輪上均裝有防護罩。
進一步的,所述帶輪下方設有防溢板,集中收集溢出的散貨。
一種上述的自卸貨散貨運輸船的卸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未經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720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精度稱重系統
- 下一篇:汽車減震器頂部保護板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