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超短脈沖激光燒蝕氮化硅的模擬計算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86318.1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680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東江;姚龍元;馬廣義;牛方勇;郭東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3/00 | 分類號: | G05B13/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關慧貞;梅洪玉 |
| 地址: | 116024***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短 脈沖 激光 氮化 模擬 計算方法 | ||
1.一種超短脈沖激光燒蝕氮化硅的模擬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建立超短脈沖激光燒蝕氮化硅的燒蝕模型,并對模型常量進行參數(shù)初始化,同時定義所建模型中氮化硅發(fā)生燒蝕時的等離子體密度邊界條件ρcr為1.6×1021cm-3;
B、確定激光波長,設定脈寬計算范圍為10fs~10ps,對氮化硅燒蝕閾值進行計算;當導帶電子密度超過臨界等離子體密度,即ρc(x,t)>ρcr時,氮化硅產(chǎn)生損傷,當ρc(x,t)≤ρcr時,須對初始變量進行重新賦值計算;
C、設定激光能量密度取值域為1J/cm2~8J/cm2,基于閾值結果對燒蝕深度進行模擬;在單脈沖燒蝕形貌為圓錐形狀的體積建模假設條件下,建立燒蝕體積模型,并定義激光束腰半徑,進而利用燒蝕深度模擬結果得到相應條件下的燒蝕體積;所述的體積模型為
式中:V為燒蝕體積,x為燒蝕深度,ω0為束腰半徑,F(xiàn)th為燒蝕閾值,F(xiàn)為能量密度;
D、建立掃描速度v、線重疊率δ與殘留高度Δx的關系模型,定義燒蝕殘留高度邊界條件,并將閾值和深度模型計算結果加載到殘留高度模型中;所述的掃描速度v與殘留高度Δx的關系模型為
式中:ΔL為在掃描速度方向上的兩脈沖間距,ξ為相對殘留高度,D為燒蝕直徑,f為脈沖頻率,x為燒蝕深度;Δx為殘留高度,是指燒蝕輪廓峰頂線和輪廓谷底線之間的距離;所述的線重疊率δ與殘留高度Δx的關系模型為
式中:Δd為燒蝕線間距,Δd=ξd;d為燒蝕線寬度,d=D;
E、對脈沖頻率進行賦值,并在能量密度為4.0J/cm2~8.0J/cm2,掃描速度為0~3mm/s條件下對殘留高度進行計算;若Δx>Δxmax,不滿足要求,重新輸入變量計算;若Δx≤Δxmax,滿足加工精度,輸出指導參數(shù),完成模擬計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jīng)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631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