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離子交換法生產硅溶膠的廢水中回收氯化鈉的工藝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85934.5 | 申請日: | 2013-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51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興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虞市佳和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D3/04 | 分類號: | C01D3/04;C02F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子交換法 生產 硅溶膠 水中 回收 氯化鈉 工藝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廢水中氯化錳的回收,具體涉及一種基于三級濃縮從離子交換法生產硅溶膠的廢水中回收氯化鈉的工藝及裝置。
背景技術
制備硅溶膠有不同的途徑,最常用的方法有離子交換法、硅粉一步水解法、電滲析法等。硅溶膠的離子交換工藝為美國的NALCO公司在上世紀40年代開發,后由美國杜邦公司等在五、六十年代完善,為目前最成熟也是最為廣泛使用的工藝。
例如,公開號為CN102583406A的中國發明申請公開了一種采用離子交換法純化高純硅溶膠的方法,將再生后的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和強堿型陰離子交換樹脂混合均勻,將待純化硅溶膠加入到裝有強酸強堿混合樹脂的容器中并控制溫度,攪拌,使待純化硅溶膠與強酸強堿混合樹脂混合均勻,實現動態純化,在硅溶膠動態純化過程中加入復合螯合劑和絮凝劑,控制pH為1~5,得到純化后的硅溶膠。
用離交法時樹脂在再生時有大量的低濃度鹽水排放,國內一直沒有經濟有效的方法回收,直接排入廢水處理廠或經中和沉淀后排入附水體,嚴重危及污水廠的正常運行及污染了附近水域的水環境。
公開號為CN1884079A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環氧樹脂生產中副產氯化鈉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原料固體鹽加水配置成過飽和鹽水溶液;(2)向步驟(1)中的鹽水溶液中加入鹽酸進行攪拌洗滌,靜置溶液除去其上層漂浮物,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調節鹽水溶液PH值為7-8,得到氯化鈉沉淀;(3)分離出鹽水溶液中的氯化鈉沉淀;(4)用水或稀鹽水清洗(3)步驟中分離出的氯化鈉沉淀,靜置溶液除去其上層漂浮物,得到氯化鈉飽和溶液和沉積的固體氯化鈉;(5)分離氯化鈉飽和溶液和固體氯化鈉;(6)向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加入鹽酸調節溶液PH值為6-7,析出固體氯化鈉;(7)分離出步驟(6)中的固體氯化鈉。
公開號為102730721A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聚苯硫醚生產中副產物氯化鈉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⑴吸附除雜,將含有氯化鈉的水溶液放入收集池攪拌混合,溫度控制在55℃~65℃,加入活性炭混合攪拌均勻,吸附25分鐘~35分鐘;⑵固液分離,將步驟⑴的混合液過濾,分離出活性炭和氯化鈉水溶液;⑶濃縮結晶,將步驟⑵分離出的氯化鈉水溶液注入多效蒸餾系統濃縮,待氯化鈉析出后固液分離得到氯化鈉晶體。
由于離交法時樹脂在再生時產生的廢水中鹽濃度低,上述方法都不能有效的對該廢水中的氯化鈉進行回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從離子交換法生產硅溶膠的廢水中回收氯化鈉的工藝及裝置,從離子交換法生產硅溶膠的廢水中回收氯化鈉。
一種從離子交換法生產硅溶膠的廢水中回收氯化鈉的裝置,包括一級濃縮結晶裝置、二級濃縮結晶裝置和三級濃縮結晶裝置,
一級濃縮結晶裝置包括氯化鈉溶液儲槽、預熱換熱器、第一循環泵、第一換熱器、第一蒸發室、第一結晶分離室、第一蒸汽壓縮機和第一冷凝水儲槽;
其中氯化鈉溶液儲槽的出口連接預熱換熱器的管程入口、預熱換熱器的管程出口連接第一循環泵的入口,第一循環泵的出口連接第一換熱器的管程入口,第一換熱器的管程出口連接第一蒸發室的側壁入料口,第一蒸發室的底部出口與第一結晶分離室連通,第一結晶分離室具有底部出料口;
二級濃縮結晶裝置包括一級濃縮液儲槽、第二循環泵、第二換熱器、第二蒸發室、第二結晶分離室、第二蒸汽壓縮機和第二冷凝水儲槽;
其中一級濃縮液儲槽的入口連接第一結晶分離室的底部出料口、出口連接第二循環泵的入口,第二循環泵的出口連接第二換熱器的管程入口,第二換熱器的管程出口連接第二蒸發室的側壁入料口,第二蒸發室的底部出口與第二結晶分離室連通,第二結晶分離室具有底部出料口;
三級濃縮結晶裝置包括二級濃縮液儲槽、第三循環泵、第三換熱器、第三蒸發室、第三結晶分離室、第三蒸汽壓縮機和第三冷凝水儲槽;
其中二級濃縮液儲槽的入口連接第二結晶分離室的底部出料口、出口連接第三循環泵的入口,第三循環泵的出口連接第三換熱器的管程入口,第三換熱器的管程出口連接第三蒸發室的側壁入料口,第三蒸發室的底部出口與第三結晶分離室連通,第三結晶分離室具有底部出料口;
第一蒸發室的頂部出口連通第一蒸汽壓縮機的入口,第一蒸汽壓縮機的出口連通第二換熱器的殼程入口,第二換熱器的殼程出口連通第二冷凝水儲槽;
第二蒸發室的頂部出口連通第二蒸汽壓縮機的入口,第二蒸汽壓縮機的出口連通第三換熱器的殼程入口,第三換熱器的殼程出口連通第三冷凝水儲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虞市佳和化工有限公司,未經上虞市佳和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593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