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丙烯/1-丁烯無規共聚物的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85576.8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0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姜立良;陳卓立;盧建軍;張應振;張錦波;朱延敏;劉柏泉;曾芳勇;郭永清;宋之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10/06 | 分類號: | C08F210/06;C08F2/02;C08F2/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丙烯 丁烯 共聚物 生產 方法 | ||
1.一種丙烯/1-丁烯無規共聚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丙烯與1-丁烯在液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和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串聯組成的聚合裝置中進行共聚反應,其中,液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由一個立式攪拌釜式反應器組成或由兩個以上立式攪拌釜式反應器串聯而成,所述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由一個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器組成或由兩個以上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器組成,當目標共聚物中1-丁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5%以下時,控制丙烯、1-丁烯單體在液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中的聚合溫度不高于75℃,當目標共聚物中1-丁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5%時,控制丙烯、1-丁烯單體在液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的聚合溫度不高于7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無規共聚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1-丁烯單體在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的聚合溫度為60℃~8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無規共聚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器為氣相流化床反應器或立式攪拌釜或臥式攪拌反應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無規共聚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由第一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器以及第二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器組成,生產時,所述第二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器中不單獨加入1-丁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無規共聚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計,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中的1-丁烯加入量小于液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中1-丁烯加入量的1/3以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無規共聚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以及液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中加入的丙烯單體與1-丁烯單體的體積比均為99:1~80:2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無規共聚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氣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以及液相本體聚合反應單元中的壓力均為1.2MPa~3.0MPa。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1-丁烯無規共聚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產采用的催化劑體系為齊格勒-納塔催化劑體系。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丙烯/1-丁烯無規共聚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齊格勒-納塔催化劑包括主催化劑、助催化劑、外給電子體,所述主催化劑為負載于MgCl2或硅膠載體上的Ti氯化物及醚類或酯類化合物,所述助催化劑為烷基鋁助催化劑;所述外給電子體為硅氧烷類外給電子體。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丙烯/1-丁烯無規共聚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催化劑為包含有醚類或酯類內給電子體的TiCl4/MgCl2高效催化劑;所述助催化劑為三乙基鋁、三甲基鋁、三異丁基鋁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物;所述硅氧烷類外給電子體為二甲氧基二苯基硅烷、環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環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557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磁渦流加熱橡膠硫化罐
- 下一篇:一種汽車燃油泵總成上蓋的連接導柱的成型型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