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緩沖層的低壓IGBT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085560.7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99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田曉麗;朱陽軍;吳振興;陸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上海聯星電子有限公司;江蘇中科君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39 | 分類號: | H01L29/739;H01L21/3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麗君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緩沖 低壓 igbt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功率半導體器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緩沖層的低壓IGBT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IGBT是當今功率半導體中最重要的器件之一,集MOSFET和雙極晶體管的眾多優點,在電網、軌道交通、電動汽車、工業變頻、家電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對于600V的低壓IGBT有的采用PT技術,即穿通型IGBT。它是在均勻摻雜的厚度約為300-500um的P+型硅襯底片上,外延生長N+型緩沖層,再在N+緩沖層上外延生長N-漂移區,然后在N-漂移區上制作所需要的正面結構。IGBT的耐壓與N-漂移區的厚度相關,600V的IGBT器件需要的N-漂移區厚度大概在60-70um左右。
這種制作方法存在一個很大的弊端:
1、外延層的厚度越大,難度越大。600V?PT-IGBT二次外延的N-漂移區厚度大概在60-70um左右,這從外延工藝、設備、外延層質量和器件性能來說,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2、外延層電阻率越高、厚度越厚,成本也就越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緩沖層的低壓IGBT及其制作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低壓IGBT的基底材料外延厚度大和制作難度高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緩沖層的低壓IGBT,包括P+型襯底、N+緩沖層、N-漂移區和正面結構,所述N+緩沖層在所述P+型襯底上,所述N-漂移區在所述N+緩沖層上,所述正面結構在所述N-漂移區的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正面結構包括P型基區、N-發射極、柵氧層、多晶硅柵層、鈍化層和正面金屬;其中,所述P型基區在所述N-漂移區的內部;所述N-發射極在所述P型基區內,并在所述柵氧層下;所述柵氧層在所述多晶硅柵層下;所述鈍化層在所述多晶硅柵層上;所述正面金屬在所述鈍化層上。
進一步地,所述鈍化層的物質為氧化硅、氮化硅和氮氧化硅的一種或幾種。
一種帶緩沖層的低壓IGBT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01:在均勻摻雜的P+型襯底上外延生長N+緩沖層,并拋光所述N+緩沖層表面;
步驟102:將N-單晶硅片減薄,并拋光其表面;
步驟103:通過鍵合的方式將所述N+緩沖層與所述N-單晶硅片合成一個整體;
步驟104:在所述N-單晶硅片上制作正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正面結構為平面柵或槽型柵。
進一步地,所述鍵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在室溫下將所述N+緩沖層與所述N-單晶硅片的剖光面貼合在一起,經短程的分子間距作用力吸合;將貼合好的所述N+緩沖層與N-單晶硅片在N2環境下經過高溫退火處理,鍵合成一個整體。
進一步地,所述高溫退火的溫度為1200℃。
進一步地,所述制作平面柵的正面結構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通入含氧的高溫氣體,在所述N-單晶硅片的表面形成柵氧層;
通過濺射、蒸發或者化學氣相淀積在所述柵氧層上覆蓋一層多晶硅柵層;
在所述N-單晶硅片的表面依次通過離子注入和高溫退火,形成P型基區;
通過蒸發、濺射、物理氣相淀積或者化學氣相淀積的方法在所述N-單晶硅片的表面形成氧化硅,然后刻蝕部分所述氧化硅,再通過濺射或者蒸發在所述N-單晶硅片的表面覆蓋正面金屬,經刻蝕,將有源區金屬與終端區的金屬場板隔斷,形成N-發射極;
通過濺射、蒸發或者化學氣相淀積在所述正面金屬的金屬層上覆蓋一層鈍化層。
所述制作溝槽柵的正面結構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在所述N-單晶硅片的表面刻蝕部分絕緣介質,形成一窗口區域,在所述窗口區域的地方形成溝槽;
通入含氧的高溫氣體,在所述N-單晶硅片的表面和所述溝槽內形成柵氧層;
通過濺射、蒸發或者化學氣相淀積在所述柵氧層上覆蓋一層多晶硅柵層;
在所述N-單晶硅片的表面依次通過離子注入和高溫退火,形成P型基區;
通過蒸發、濺射、物理氣相淀積或者化學氣相淀積的方法在所述N-單晶硅片的表面形成氧化硅,然后刻蝕部分所述氧化硅,再通過濺射或者蒸發在所述N-單晶硅片的表面覆蓋正面金屬,經刻蝕,將有源區金屬與終端區的金屬場板隔斷,形成N-發射極;
通過濺射、蒸發或者化學氣相淀積在所述正面金屬的金屬層上覆蓋一層鈍化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上海聯星電子有限公司;江蘇中科君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上海聯星電子有限公司;江蘇中科君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556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