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具有離心擺的摩擦離合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85502.4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713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F·納赫特曼;T·克洛普芬斯坦;C·雷謝爾;T·施密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13/38 | 分類號: | F16D13/38;F16D13/70;F16F15/14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韓長永 |
| 地址: | 德國黑措***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離心 摩擦 離合器 | ||
1.一種摩擦離合器(10),用于將機動車發(fā)動機的驅動軸與至少一個變速器輸入軸聯(lián)接,所述摩擦離合器包括:
一個反壓板(12);
一個能夠相對于反壓板(12)移位的壓緊板(14),用于壓緊所述反壓板(12)與所述壓緊板(14)之間的離合器盤(16);
至少一個板簧類型的復位彈簧(54),用于在缺少作用在所述壓緊板(14)上的操縱力時使所述壓緊板(14)相對于所述反壓板(12)自動定位;
至少一個與所述反壓板(12)連接的離心擺(36),用于與轉速相關地進行扭轉振動阻尼,其中,所述離心擺(36)具有至少一個擺質量(46);
其中,所述板簧類型的復位彈簧(54)具有一個第一固定部位(58)和一個第二固定部位(60),所述第一固定部位在與所述離心擺(36)基本上共同的徑向高度上與所述反壓板(12)和/或一變速器側的離合器蓋(18)連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位在相對于所述離心擺(36)基本上較低的徑向高度上與所述壓緊板(14)連接,所述板簧類型的復位彈簧(54)在所述兩個固定部位(58,60)之間具有至少一個橫向于其彎曲方向構成的角部(6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62)的一個腿(66)比另一個腿(64)長,其中,較長的腿(66)基本上在周向上延伸。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較短的腿(64)基本上徑向朝外延伸。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彈簧(54)的第二固定部位(60)和所述離心擺(36)在共同的徑向方向上前后相繼地設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彈簧(54)的第二固定部位(60)相對于設置在所述壓緊板(14)與所述反壓板(12)之間的摩擦襯片(56)在共同的軸向方向上設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彈簧(54)的第一固定部位(58)在軸向方向上在所述至少一個離心擺(36)的高度上或者在與該離心擺(36)接觸的高度上設置。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擺質量(46)可運動地接收在所述離心擺(36)的第一導向板(38)與第二導向板(42)之間。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擺(36)具有一個將所述第一導向板(38)與所述第二導向板(42)相連的保持元件(48),其中,所述復位彈簧(54)的第一固定部位(58)與所述保持元件(48)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向板(38)和/或所述第二導向板(42)構造為在周向上閉合的環(huán)。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離心擺(36)在共同的軸向高度上定位在破碎防護環(huán)(52)的徑向內部。
11.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48)構造為一個用于讓螺釘柄穿過的保持套筒。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摩擦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防護環(huán)(52)與一雙質量飛輪(22)的初級質量(24)或所述反壓板(12)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未經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550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