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極柱與觸臂組件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84761.5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12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袁忠;羅赟;居忠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朗格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33/66 | 分類號: | H01H33/6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呂書桁 |
| 地址: | 215144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極柱與觸臂組件的結構改進,特別是一種結構簡單,可拆卸零件少,可靠性高、絕緣能力高、有利于開關柜小型化的極柱與觸臂組件,屬于電氣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以前,戶內高壓真空斷路器用絕緣筒,頂部和中部分別裝有出線臂,上出線臂通過上支架與滅弧室靜端固定聯結,下出線臂通過下支架、軟連接與真空滅弧室動端導電桿聯結,絕緣筒頂部內外為四方結構,下部內外為圓周結構,絕緣筒內外均設有裙邊結構,其內裙邊為整圈圓周結構,上、下支架直接固定于絕緣筒內部。
現有極柱普遍采用半固封式,在極柱底部端并不是密封的,觸臂與極柱接觸的地方也并非完全密封,可能出現局部放電,并且觸臂多采用熱縮套管包裹,絕緣能力一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拆卸零件少,可靠性高、絕緣能力高、有利于開關柜小型化的極柱與觸臂組件。?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極柱與觸臂組件,包含極柱、第一固封觸臂、第二固封觸臂、極柱絕緣盤、觸臂密封環、絕緣拉桿、上出線端子、下出線端子、第一螺釘、第二螺釘、上極柱接頭殼體、下極柱接頭殼體、極柱底部;所述上極柱接頭殼體設置在極柱的側上部;所述下極柱接頭殼體設置在極柱的側下部;所述上出線端子設置在上極柱接頭殼體內;所述下出線端子設置在下極柱接頭殼體內;所述第一固封觸臂通過觸臂密封環與上極柱接頭殼體固定;所述第一螺釘將第一固封觸臂的觸臂的接觸面與上出線端子的端面接觸固定;所述第二螺釘將第二固封觸臂的觸臂的接觸面與下出線端子的端面接觸固定;所述極柱絕緣盤設置在極柱底部上,所述絕緣拉桿一端設置在極柱的內部,另一端穿過極柱絕緣盤的中心通孔,并通過螺母將極柱絕緣盤固定在極柱底部上。
優選的,所述第一固封觸臂,包含觸臂、環氧樹脂外殼;所述環氧樹脂外殼設置在觸臂的外圍,所述觸臂的一端部為接觸面;所述接觸面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通過螺釘來固定上出線端子。
優選的,所述第二固封觸臂,包含觸臂、環氧樹脂外殼;所述環氧樹脂外殼設置在觸臂的外圍,所述觸臂的一端部為接觸面;所述接觸面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通過螺釘來固定下出線端子。
優選的,所述極柱絕緣盤,包含極柱絕緣盤本體;所述極柱絕緣盤本體的外圓周上設置有平臺部;所述平臺部上設置有圓形凸臺;所述圓形凸臺與極柱的底部配合,實現極柱底部的密封。
優選的,所述極柱絕緣盤本體由硅橡膠制成。
優選的,所述觸臂密封環,包含觸臂密封環本體、倒角部、凹槽;所述觸臂密封環本體大致呈圓環形;所述倒角部設置在觸臂密封環本體上與觸臂接觸的端部接觸的孔的內側;所述凹槽設置在觸臂密封環本體上與極柱接頭殼體接觸的端部內側上,用來卡住極柱接頭殼體。?
優選的,所述觸臂密封環本體采用硅橡膠制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本發明所述的極柱與觸臂組件中所述極柱完全密封,并且觸臂采用固封式,大大提高其絕緣性能;本發明方案還具有以下優點:一、結構簡單,可拆卸零件少,可靠性高;二、極高的絕緣能力;本發明方案將表面絕緣變成體積絕緣,相比空氣絕緣,減少了環境的影響,大大提高了絕緣強度;三、可使斷路器尺寸縮小,有利于開關柜小型化。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極柱與觸臂組件的局部剖視圖;
圖2為第一固封觸臂的剖視放大圖;
圖3為第二固封觸臂的剖視放大圖;
圖4為極柱絕緣盤的剖視放大圖;
圖5為觸臂密封環的剖視放大圖;
其中:1、極柱;2、第一固封觸臂;3、第二固封觸臂;4、極柱絕緣盤;5、觸臂密封環;6、絕緣拉桿;7、上出線端子;8、下出線端子;9、第一螺釘;10、第二螺釘;11、上極柱接頭殼體;12、下極柱接頭殼體;13、極柱底部;21、觸臂;22、環氧樹脂外殼;23、通孔;24、接觸面;31、觸臂;32、環氧樹脂外殼;33、通孔;34、接觸面;41、極柱絕緣盤本體;42、平臺部;43、圓形凸臺;44、中心通孔;51、觸臂密封環本體;52、倒角部;53、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朗格電氣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朗格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47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