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濾池全程自養脫氮工藝的擴大啟動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84710.2 | 申請日: | 2013-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242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冬;梁瑜海;暢曉燕;張肖靜;崔少明;楊卓;張翠丹;吳青;蘇慶嶺;范丹;張玉龍;周元正;門絢;楊胤;何永平;曾輝平;張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劉萍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濾池 全程 自養 工藝 擴大 啟動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水自養脫氮領域。具體涉及生物濾池全程自養脫氮工藝的啟動方法。
背景技術
上世紀末,人們在氮負荷很高且較低溶解氧的廢水處理系統中發現有大量的NH4+-N不是以傳統硝化反硝化的途徑脫除,結合Anammox脫氮途徑的發現,人們推測處理構筑物中可能存在氨氧化細菌和Anammox菌的共存現象。
1999年,Third等首先提出了CANON(completely?autotrophic?nitrogen?removal?over?nitrite)工藝,即單級全程生物膜自養氨氧化工藝。在這一新型脫氮工藝中,氨氧化細菌細菌與Anammox菌在同一個反應器中共存,二者協同作用,位于填料或污泥絮體外層的氨氧化細菌,先以氧氣作電子受體,將NH4+-N氧化為NO2--N;通過傳質作用,位于填料或污泥絮體內層的Anammox菌,以亞硝酸細菌產生的NO2--N作電子受體,與剩余的NH4+-N共同轉化為N2而釋出,并產生少量的NO3--N。
CANON工藝因全程自養無需外加有機碳源,且氨氧化停留在亞硝酸鹽階段可節約曝氣,是新型理想的脫氮工藝。該工藝可應用于處理低碳氮比的污泥消化上清液、垃圾滲濾液等工業廢水。研究表明,厭氧氨氧化菌的生長速率較低(μ=0.0027h-1),世代周期較長(10.6d)且厭氧氨氧化活性需要在厭氧氨氧化菌細胞濃度>1010~1011個/mL時才能顯現出來。因此,如何快速富集厭氧氨氧化菌,啟動CANON工藝成為限制工藝應用的一大瓶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接種少量CANON工藝生物濾池成熟濾料,擴大啟動CANON工藝生物濾池的快速啟動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物濾池全程自養脫氮工藝的擴大啟動方法,包括如下內容:
(1)接種生物濾池CANON工藝的生物膜,將含有生物膜的熟濾料與生濾料混合,采用擴大啟動的方法,放大比例為1:10~1:40,即熟濾料與生濾料的體積比為1:19~1:39;
啟動分為四個階段,啟動過程的溫度用水浴加熱控制在25~35℃;反應器進水pH值在7.69~8.49之間;
(2)階段I為厭氧掛膜期,控制進水氨氮濃度為280~340mg/L,亞硝酸鹽氮濃度為360~440mg/L,水力停留時間10~23h;當出水濁度小于20NTU,繼續維持運行20~40d;
(3)階段II為厭氧培養期,控制進水氨氮濃度為180~240mg/L,亞硝酸鹽氮濃度為230~310mg/L,水力停留時間8~10h;當總氮去除率達到50%以上,繼續維持運行20~40d;
(4)階段III為限氧培養期,進水中的氨氮濃度為280~340mg/L,亞硝酸鹽氮濃度為90~120mg/L,水力停留時間為6~8h,曝氣強度為0.3~0.6L/min;當總氮去除率達到70%以上,繼續維持運行7~14d;
(5)階段IV為好氧培養期,進水中的氨氮濃度為380~440mg/L,水力停留時間為3~5h,曝氣強度為0.8~1.65L/min;當總氮的去除率達到80%以上,總氮去除負荷達到1.0kgN·m-3·d-1以上,標志著CANON工藝啟動成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47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