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拉鏈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084680.5 | 申請日: | 2009-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25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小島昌芳;結城憲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YKK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44B19/06 | 分類號: | A44B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陳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拉鏈 | ||
1.一種拉鏈(1),具有:左右一對的拉鏈帶(2);排列設置在該拉鏈帶(2)的相對的帶側緣部上的合成樹脂制的多個拉鏈鏈牙(10、10′、30、40),所述各拉鏈鏈牙(10、10′、30、40)具有:配置在所述拉鏈帶(2)的第一面側的鏈牙上半部(11、31、41)和配置在該拉鏈帶(2)的第二面側的鏈牙下半部(21),所述鏈牙上半部(11、31、41)包括:在帶長度方向上具有規定的尺寸的第一帶挾持部(12、32、42);第一頭部(13、13′、33、43),從該第一帶挾持部(12、32、42)向帶外側延伸設置到所述鏈牙下半部(21)的前端,且該第一頭部(13、13′、33、43)具有朝向該前端而帶長度方向上的尺寸逐漸減小的前端細窄形狀,所述鏈牙下半部(21)具有:與所述第一帶挾持部(12、32、42)之間夾持所述拉鏈帶(2)的第二帶挾持部(22);從所述第二帶挾持部(22)向帶外側延伸設置且具有向帶長度方向的前后收細的形狀的頸部(23);從所述頸部(23)的前端部延伸設置,且向帶長度方向的前后膨大的第二頭部(24),其特征在于:
從設定于所述鏈牙上半部(11、31、41)的薄壁開始部(15、35、45)到所述第一頭部(13、13′、33、43)側具有薄壁部(16、36、46),所述薄壁部(16、36、46)使所述拉鏈鏈牙(10、10′、30、40)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尺寸比所述薄壁開始部(15、35、45)處的高度尺寸小,
所述薄壁部(16、36、46)從所述薄壁開始部(15、35、45)朝向所述第一頭部(13、13′、33、43)的前端具有以使所述拉鏈鏈牙(10、10′、30、40)的高度尺寸逐漸減小的方式向下傾斜的向下傾斜面(17、37a、37b、4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薄壁部(16、36、46)構成干涉回避部,當在左右的所述拉鏈鏈牙(10、10′、30、40)嚙合了的狀態下將所述拉鏈帶(2)向使所述鏈牙上半部(11、31、41)彼此接近的方向折曲時,所述干涉回避部避免所述第一頭部(13、13′、33、43)和嚙合對方側的所述鏈牙上半部(11、31、41)的干涉,以避免因所述第一頭部(13、13′、33、43)和嚙合對方側的所述鏈牙上半部(11、31、41)的干涉導致嚙合對方側的相互相鄰的所述第二頭部(24)分離到使所述嚙合脫開的情況。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下傾斜面(17、37a、37b、47)相對于比所述鏈牙上半部(11、31、41)的所述薄壁開始部(15、35、45)更靠帶內側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度(θ1)被設定為15°以上且不足9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頭部(13、13′、33、43)前端處的所述拉鏈鏈牙(10、10′、30、40)的高度尺寸(H2)被設定成比配置有所述薄壁開始部(15、35、45)的位置處的所述拉鏈鏈牙(10、10′、30、40)的高度尺寸(H1)的50%大且在80%以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其特征在于,從所述第一頭部(13、13′、33、43)的前端到所述薄壁開始部(15、35、45)的帶寬度方向上的尺寸(L2)被設定為在整個所述拉鏈鏈牙(10、10′、30、40)的長度尺寸(L1)的45%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YKK株式會社,未經YKK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468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攜式智能坐便器
- 下一篇:多級串聯階梯式自然型人工濕地及構建方法





